儿童化妆品新规则加速行业洗牌
   

     安全,从娃娃抓起。2月1日,儿童化妆品新规出台,对婴
   童化妆品配方中的原料品种和功效成分加以限制要求。不管这
   能否成为儿童化妆品的“安全护栏”,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
   化妆品行业洗牌速度,提高行业门槛,增强企业自律,加强研
   发成本投入和安全检测。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儿童(含婴幼儿)化妆品申报与审评指南》新规于2013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其中规定称:儿童(含婴幼儿)化妆品应最大限度地减少配方所用原料的品种;选择香精、着色剂、防腐剂及表面活性剂时,应坚持有效基础上的少用、不用原则,同时关注其可能存在的潜在致敏性;儿童产品配方不宜使用诸如美白、祛斑、去痘、脱毛、止汗、除臭、育发、染发、健美、美乳等功效成分。此外,不鼓励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比如基因技术、纳米材料等。
  据国家药监局保化司戚柳彬介绍,上述《指南》是从2009年开始启动,由国家药监局组织了专家研究论证,多次向社会征集意见后最终形成的。
  说到 "儿童护肤品",人们都与"温和"、"零添加"、"纯天然"这样的词联系起来。但调查发现,市面上的儿童护肤品的成分并不比成人的少多少,动辄就有十几甚至二十几种成分。举个例子,大部分标示"保湿"的儿童护肤品,都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复杂的化学成分。这些其实就是防腐剂。
  记者走访多家超市以及部分孕婴用品专卖店,看到各家货架上在售儿童化妆品种类众多,例如洗面奶、保湿霜、润肤露、沐浴乳、唇膏等一应俱全。而在多款商品外包装上的成分表中记者发现,商品配方原料令人眼花缭乱,数量少则十几种,多则三四十种。其中,“香精”出现频率颇高,“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也暗藏于内。某品牌一款注明“适宜0-3岁宝宝使用”的润肤霜中,成分表共列出21种成分,其中包含丁二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多种复杂的化学成分。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记者发现市面上的儿童化妆品种类不输成年人,防晒霜、润肤露、洗面奶、沐浴乳,甚至粉饼、指甲油、唇膏等一应俱全。其中不少产品打出白嫩肌肤、净白、润白的旗号,但更多还是强调温和、无刺激。
   据了解,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的日化用品检测标准,卫生部卫生标准委员会化妆品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裘炳毅教授向记者坦言,有据可查的仅有2007年1月卫生部颁布实施的《化妆品卫生规范》,文中规定,在化妆品微生物质量方面,成人化妆品的菌落总数不得大于1000CFU/ml,而婴幼儿儿童化妆品菌落总数不得大于500CFU/ml。此外,对于孩童类化妆品中铅、汞、砷等化学物质的限量要求则是与大人无异。
  据透露,正是由于相关条规的缺乏,目前婴幼儿化妆品的技术、配方都主要还是沿用成人化妆品的技术、配方等,多数厂家都不是专注于婴幼儿日化品生产厂,而是生产成人日化产品,兼带婴幼儿产品。
品牌企业:保障产品安全基本靠自觉
  广东省日化协会专家杜达安介绍,目前我国的《化妆品卫生规范》等化妆品法规和美国、欧盟一样,没
有强制要求企业对其产品进行毒理试验等安全性评价,主要依靠企业自律自觉按照法规规范去做,企业是第
一直接责任人。例如“‘温和、无刺激’是婴幼儿及儿童化妆品的最基本要素”杜达安说。一些婴幼儿产品
在上市前,必须要进行相关的毒理试验或掌握其安全性资料,以证明该产品“温和、无刺激”。但企业具体
是否去做,就要“靠自觉”了。
  近年来日化产品“含毒门”频现,从强生婴儿沐浴露“含毒门”开始,有关制定婴幼儿及儿童日化产品
专门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新指南 正式发布,将对儿童化妆品的配方、有害物质控制等方面设立更高的技
术门槛。
专家质疑:新规措施过于温和 监管不给力
  有业内专家指出,《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多处用“禁止使用”“必须使用”“必须符合”“不得”等关键字,而《儿童(含婴幼儿)化妆品申报与审评指南》中却多处使用“应坚持”“应选用”“不鼓励”等字眼,界定过于模糊,模棱两可,对生产商相关行为规定的力度不够。

政府声音:将安全监督提前至研发阶段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品化妆品监管司副司长张晋京
  在过去两三年里,化妆品出了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后出现的问题远远大于十几年的。以后需要
行业的自律,也需要我们的监管。之前我们和美国FDA交流的时候,专门就新通过的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法律进行了
详细的介绍,这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从2004年食品安全法的立法,我们逐步在接受欧美的一些观点,“企业是第一
责任人”的观点一直参与到法规的制定。
   一个产品在研发阶段就决定了它的安全,所以一个全程的监管是不够的,还要再迁移到研发阶段。产品研发中的配
方和设计的话就不能通过后期全程的监管,这就是最近欧美提出来的“设计决定安全”的概念,总之,管理还是要再往
前延伸一步,安全保障也要推进一步。

  这样的政策早该出台了,一方面是保障了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国内化妆品行业加速洗牌的推动信号。对产品配方提出更高标准后,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三四线品牌造成一定的冲击,无形中提升了行业门槛。
  就国内市场看,品牌这几年才开始有了像样的生产工厂,对产品安全监管意识不强,自律性不够。很多企业的产品品质管控部门都是形同虚设,在原料把关上不能做到每个批次都检查到位。
  政策出台会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目前儿童化妆品企业已经开始回避美白功能标识,不再夸大产品效果,过敏等明显质量问题基本杜绝。
  相对于欧盟早已细分到品类监管,我国对化妆品监管标准不够严格,执法惩罚力度也不强。从儿童抓起,五年后肯定还有更细的制度出台。当然,新规的实施需要一个推进的过程,具体要看各省质检部门的执行力度,相信经过大半年的整顿、媒体曝、卖场和消费者认知后,2014年有望在社会形成全面监管的氛围。
  由于知晓度不高,新规定产生的效果在短期内不明显,很可能流于形式,不会影响整体婴童市场渠道格局。如果质检部门从龙头企业抓起,或将带来市场整体的重视和规范。
  作为基础护理为主的儿童化妆品,目前大部分企业都能做到低治敏率,一二线品牌企业的自律性还不错。新规重点对产品原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毛利有限的品牌企业来说会加大生产成本,最终会反映到终端价格的上涨。在强生等外资品牌低价冲击下,国内婴童化妆品企业的压力会更大。

  放眼全球,对儿童化妆品安全监管上,欧美走在了前沿。
  在标准制定上非常严格,亚洲略显滞后,意识有待提升。
  日本的化妆品产业比较发达,儿童化妆品划分很细,没有统一的标准。
  韩国的儿童化妆品的标准并不高。从国会议员到普通家庭,对这个问题都很着急。
  法国欧盟的儿童化妆品标准比美国还要严格。

A、 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
  在日本青春偶像低龄化以及社会上大量的面向青少年的时尚杂志,使孩子们也开始对化妆产生了兴趣,在百货商店以及玩具店都陈列各种儿童化妆品。玩具品牌很多都开始儿童化妆品生产,儿童化妆品被越分越细致,分为小学生低年级用,小学高年纪用的,中学生用的等等,其中销售最多是唇膏类和指甲油类。日本的法律对儿童化妆品没有特别的规定,主要是各生产企业和行业协会会有一些自己的标准,比如要求产品对儿童皮肤的刺激少,能够轻易清洗,少量舔食无害。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和品质保障等等。

B、全球华语广播网韩国观察员南黎明:
  在韩国儿童化妆品是由制造企业根据化妆品法来自行管理的,按照韩国的化妆品法,化妆品只分为儿童用品和成人用品,但是问题在于这些儿童所指的具体是几岁甚至几个月大多都没有具体的固定,产品当中是否含有对婴儿禁止使用的成分等等都没有一个严格的管理标准。尤其是为了避免日光的照射,妈妈们出门的时候都会给宝宝涂上儿童防晒霜,防晒霜最重要的就是防晒值了。但是据了解,一般的防晒值的测试对象都是选择18-60岁,身体健康的人,因此很难照顾到婴儿的需求。因此韩国国会议员指出至少应该把婴儿用化妆品在容器和成分乃至使用方法上进行限制。
  
C、法国华侨万女士:
  欧盟这方面整体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一般情况下都是比美国那块还要严一些,每一款新产品出来之前都会有一个实验期,如果假设发现有不良成分处罚的金额比较高。他们的护肤品里面分的也是很细,有给一般肤质用的,给敏感性肤质用的,而且成分都还是以天然成分为主,有一些还有专门的DO专柜,就是孩子一些护肤品是一点化学成分都没有的。实际上在这边有一个地方,我们管它叫药庄,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它是卖,需要医生给出处方一些药品,比方说像孩子用的沐浴露、护肤霜,因为他们都会给你专业的解释。

联系电话:027-82781861 82832356 传真:027-82813852
有意与本网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化妆品财经在线》联系。未经《化妆品财经在线》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http://www.cbo.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