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07
  • 阅读量:10146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肖雪

合成生物蔚然成风,中国美妆品牌或迎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生合万物”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毅达资本领投,中科天使、简朴资本跟投。此轮融资交易于今年10月初完成,募集资金将用于符合GMP规范的天然产物生物制造示范线建设,及产品的应用研发。

近一年来,已经有10家涉足化妆品原料的合成生物学公司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合计吸纳资金超过16亿元人民币,投资方也包括红杉中国、IDG资本、高瓴创投等知名机构。而这些公司背后所代表的新国货美妆品牌,也开始逐渐在原料升级方面摸索尝试,去将更多的“新成分”融入到品牌建设当中。

那么,为何美妆企业要抢着布局上游原料端的合成生物学呢?

01
“皂苷”托起大生意

公开资料显示,生合万物成立于2021年11月,核心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由分子微生物学家赵国屏院士、有机化学家岳建民院士共建,在天然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方面经验丰富。

在成立之初,生合万物就获得了中科优势的孵化投资;并在2021年,获得了领晟投资、泽润资本的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据CBO记者了解,生合万物的核心成分是“皂苷”。在此之前,国内美妆巨头巨子生物也正在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自主开发和生产稀有人参皂苷,也是全球最大的稀有人参皂苷产能的公司之一。

生合万物现有产品管线主要覆盖多种人参皂苷单体等天然化合物,包括人参皂苷CK、Rg3、Rh1、Rh2、F1、Rg2和三七皂苷R1、R2等稀有成分。

据悉,通过从头合成的生物合成技术制备,生合万物可以实现人参皂苷的各种单体成分的高产率、高纯度、低成本的生产。目前,公司人参皂苷的产率提高了数千倍,纯度超过99.5%,人参皂苷可被用于主打抗衰老功效的护肤品上。


另外,生合万物形成了完整的天然化合物的途径解析、设计、重构和定向异源合成的生物技术平台。基于此平台,团队解析了稀有人参皂苷、三七皂苷(R1,R2和U)和绞股蓝皂苷(XIII,XVII和LXXV)等20余种三萜皂苷的合成途径。未来,其将结合大数据及团队前期建设的生物元件与数据库,并引入AI技术,打造生物元件的理性设计和细胞工厂的自动化铸造技术。

中科天使基金项目负责人罗鲲认为,合成生物学被称为改变人类未来的关键性技术之一。天然化合物开发方面,中国科学界在实验室层面已积累了许多学术进展,正在逐步走向产业化开发和应用。

02
资本押注行业“芯”动力

有一个说法是,未来60%的产品都可通过合成生物生产制造,合成生物学将对传统生产方式产生颠覆性的变革。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让合成生物成为资本青睐的焦点。

在国际市场上,据SynbioBeta数据,2020年,合成生物学获得融资总和达78亿美元,约为上一峰值2018年的两倍。2021年,合成生物学行业融资总额约180亿美元,几乎是2009年以来该行业融资的总和。另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2020至2025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场规模将保持22.5%的高年均复合增速,至2025年突破200亿美元。

而国内化妆品市场中,由于政策的支持,也使得合成生物市场一片繁荣。

2020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支持包括建设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在内的各项细则,促进生物技术大力发展。

2021年至今,有近30家合成生物公司宣布融资,国内的头部投资机构几乎全线入场。

今年7月,欧莱雅联合投资机构和蓝晶微生物共同发起“天工开物”生物经济产业加速平台。其中入驻平台的美妆企业,除了欧莱雅外,还有高端美容品牌STEE HILL溯华,其母公司是“美神生物”。


8月初,日本美妆巨头资生堂斥资近亿元,投资了一家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公司,这是资生堂在华设立的资悦基金的首笔投资。

除此之外,更多的中国美妆公司也开始在这个新赛道上逐鹿中原。虽然国内的很多美妆巨头如华熙生物、贝泰妮等纷纷组建了自己的合成生物实验室。背后为它们提供技术和原材料支持的合成生物公司,也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就在前几日,专注“重组胶原蛋白”的锦波生物恢复北交所上市审核,巨子生物更是在11月4日顺利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而在此之前,和新国货品牌“逐本”“肤见”“花皙蔻”等合作的未名拾光,成立不到两年就获得了超1.5亿元的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新锐美妆品牌逐本推出了两款新品,分别为主打抗衰的“初见呼吸精华”和主打修复的“不染茉莉小愈瓶”。CBO记者发现,这两款产品均由“未名拾光”提供技术支持。这意味着,从2021年5月“未名拾光”成立,到2022年10月逐本品牌推出两款新品,仅仅17个月“未名拾光”的科研成果就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市场。

初见呼吸精华

不染茉莉小愈瓶

在这个过程当中,合成生物公司的技术支持大大加快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因为在生物发酵中,合成生物法是利用DNA合成、基因编辑等工具改造菌株,并通过高通量筛选出其中最高效的某种菌株作为“底盘细胞”,相较于传统生物发酵,人为定向设计并筛选会大幅提高生产率。

目前,华熙生物用合成生物学的技术生产透明质酸,可以实现透明质酸“质的突破”,实验室可实现的发酵产率达到74克/升,较之前提升超24倍。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批合成生物企业正在展开与本土国货品牌展开积极的合作。


03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什么合成生物学近来会受到美妆市场的大力关注?

首先主要是因为合成生物学提供了一种用细胞工厂、工程生物技术获得原料的方式,那么原料的产率成本、时间周期可能会大大缩短。

其次,合成生物学提供的是现有化学合成或者合成手段无法提供的物质,可以产生新的物质、新的成分或者新的结构,进而引发新的研发和产品。

最后,合成生物还可以在可持续方面,给美妆企业提供绿色的解决方案。

合成生物学虽然在化妆品领域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作为一个新赛道,仍然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

一是生产规模量化的问题。目前,活性生物原料本身具有不稳定性,不管是它的商业价值,还是自身的原料特性。这也给其规模化量产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二是生产出的新原料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也需要长期的市场验证。随着新规落地对功效宣传与评价的收紧,对企业具备的功效评价能力、验证投入成本等形成更高要求。并且,从研发端产出到产品端应用,并取得好的市场反馈,都并非一蹴而就。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前国内在化妆品新原料的审批上格外严格。但自《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出台后,新原料成为企业破局的又一跳板。

新条例规定了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制”和“备案制”的双规制管理制度,意味着化妆品原料分类更加细化,且备案资料要求更加清晰明朗。非高风险的化妆品新原料的备案项目周期大大缩短,再加上3年安全风险监测期的设置能让申请企业的利益获得保障。所以,新政策的利好无疑促进了产业创新与发展。

虽然面临挑战,但在这种经济+政策双利好,还有头部企业的指导示范作用下,我国化妆品行业的高端原料自主开发板块,无疑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