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记者李娜
昨日,有媒体曝护肤品牌馥珮在湖南株洲华润万家超市惊现双保质期产品遭消费者投诉一文,(新闻链接:华润万家超市:馥珮套装出现两个保质期)引发行业关注,《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当事各方。
据了解,有双保质期号的产品系馥珮牌祛黑头黄金套装,华润万家售价69.8元,华润万家超市非食部负责人冯季安表示,这些货都是由经销商直接配送的,他无法解释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并表示这批货肯定有问题,先全部下架。
(华润万家针对此事件在微博上对《化妆品财经在线》的回复)
然而,当《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追踪此事件时,超市客服人员却称“货品没有问题,消费者系职业打假人恶意投诉”。这厢超市前后不一的态度令人玩味,另一方,馥珮品牌创始人吕在坤给记者的回复只是“一次失误”。这样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在馥珮前代理商眼中却并不新鲜,表示该品牌为了清理库存篡改产品保质期的做法绝非第一次。
华润万家说法前后不一,500元息事宁人
据华润万家客服部人员称,前来投诉的
对于该投诉事件,该客服表示:“
(事件中馥珮牌包装上的双保质期)
显然,该客服的解释与昨日报道中超市负责人声明的产品下架自相矛盾。
500元的赔偿把消费者投诉的问题解决了,但双保质期的问题依然令人费解。什么情况下才可能出现双保质期呢?记者就此问题向馥佩的代理商了解情况。
代理商称馥珮系“惯犯”,“篡改”保质期已经不是第一次
曾与馥珮合作过的某区域代理商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出现双保质期可能存在两种情况:第一,产品堆在仓库,需求和供给不匹配,导致没有及时出货,厂家只得更改日期等待订单;第二,代理商或者经销商产品滞销,跟厂家调换货品,后者将保质期涂抹,重新打上新的保质期,再发给代理商。
据该代理商回忆,在他此前与馥珮合作的数年间,类似事件早已司空见惯。“有一次订货,4月份订货,到货之后,货品的生产日期却赫然印着5月份生产,如果将货品打回去,运费还要代理商自负,我们很无奈,只有等到5月份再出货。”
还有一次,他以馥珮的滞销产品向省级代理商要求调换,省代的回答是:“货品寄送过来还要运费,你就不需要寄过来了,我直接打新的包装盒给你。”就这样,一招“新瓶装旧酒”迅速解决了滞销问题。
据了解,馥珮的调换货时间是18个月,每次快到调换货的时间,该代理商都会将货品盘查一遍,出现滞销或经销商要求调换的货,他都会及时与省代联系要求调换。而新寄回来的包装都是最新的保质期。他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最早是由省代寄送新包装,2008年以后都是由厂家直接寄送新包装,而这些产品绝对全都是最新的保质期。
在受访的代理商看来,作为一个流通品牌,馥珮却常出现滞销。“出新品之前从来不做市场调研,导致货品积压严重。”该代理商直言。目前还在代理馥珮的一位代理商也表示馥珮的个别产品滞销确实严重。这位代理商告诉记者:“新闻里的
相对于上述两位代理商的坦言,该品牌全国回款靠前的某代理商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却并不直接对事件评价,只表示:“在产品研发上,馥珮确实做得不好,民族品牌成长不易,希望媒体给予宽容处理。”
馥珮吕在坤 否认篡改、称“不小心打错了”
记者就此事向馥珮品牌方咨询,雅娜集团总经理馥珮品牌创始人吕在坤接受了《化妆品财经在线》的电话采访。吕在坤表示,他刚知悉此事,并表示此行为并非代理商所为,而是厂家工作失误,并要求《化妆品财经在线》网站删除对此事件的相关报道。
吕在坤解释道:“第一个保质期是2014年11月8号,第二个保质期是2016.1.18,而现在是2014年4月,意味着产品也还在保质期内,既然在保质期内,厂家没必要修改保质期,这个属于工作人员工作失误,不小心打错了。”
吕在坤还表示,有问题的几个产品都已经收回,厂家并非有心。当《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提及代理商反映的产品滞销和新品的市场调研问题时,吕在坤一律回应为:“馥珮在这方面会做得更好。”据吕在坤介绍,雅娜集团已经20多年的历史,馥珮品牌创建于2000年,主攻KA系统,年零售额已接近5亿元。
在结束与吕在坤的电话不久,直供华润万家的馥珮长沙代理商主动给记者打来电话解释,称双保质期系工厂个别员工疏忽所为,馥珮经营那么多年,市场表现一直不错,希望可以化解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