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看日本,购物中心看泰国,一个强调商品运营,一个强调客流运营。作为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依靠出色的工业设计,以及创新式的场景化打造,泰国的购物中心已经达到了连日本商业综合体都未能企及的高度。
首席记者 周尧 泰国报道
《探秘泰国网红店》专题系列之二
四天时间走访泰国8家购物中心(Centralworld、TERMINAL 21、Siam Discovery、Central Embassy、The Commons、Emquartier、Siam Center、CentralFestival EastVille),《化妆品财经评论》总结了三家目前泰国购物中心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但是要学到泰国购物中心的精髓,你首先必须得读懂这三句话。
“首先是要做社群,其次才是做商业”
The Commons——城市中心的户外生活休闲空间
The Commons的主体是一个纵向的露天公共场所,通过营造社交、休闲场景,吸引主流客流,聚集的人气的同时进一步招新。The Commons的不同之处,答案写在了这座建筑的墙壁上:
“我们的首要目的是建立一个社区,其次才是商场(Our intention is to build first a community, then a mall)” 。
THE COMMONS的购物中心大概是一个泰国“最奇葩”的商业体。这个商场把70%的面积拿出来做公共活动区域,只留了30%的区域用来经营。这样一个商业体,所有人都会有一样的疑问——如何盈利?
据泰国设计业内人士透露,The Commons建立之初,老板坚持一定要做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最艰难的时候,老板几乎支撑不下去。最后,一群设计师被老板的情怀感动,主动降低设计费及各种费用,才得以将The Commons呈现出来。而如今这里成了曼谷最为知名的文创景点之一。
从商业体结构来看:底层为景观,设有台阶、坡道、休息平台、座椅、绿植和小凉亭等;一楼则是一个下沉式的逛吃集市,聚集了各式各样当地或非当地的美食(集市前有个摆满木质餐桌的大广场可以方便消费者用餐和小憩);二楼空间相对较小,植物店、甜品酒吧、复古服装店……每一家都风格各异;三楼是专门为亲子楼层,不但能增进亲子互动,还提供“寄存”小孩服务。
此外,在The Commons 消费者可以携带宠物,这也是最有强烈社区感的一部分;顶楼名叫Top Yard,这里的厨房、天台以及可以租借的小草坪,并且全部提供互动的场所,主打分享概念。
点评
这一案例对于国内商业有两个很重要的意义:第一、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要么被取代,要么做唯一。只有唯一才能被消费者记住,只有被记住才有流量。第二、百货店和购物中心,作为占用了一个城市最核心地段的重要商圈的庞然大物,应该怀有一份责任感和担当,应该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以及商品,致力于提高国民的幸福感。
“做十根喷泉十米,不如做一根喷泉一百米”
The EmQuartier——平衡自然与都市生活中体验场所
Emquatier的设计融合自然和城市特征,在这一概念引导下的独特外立面,让其成为令人过目不忘的地标;徇烂的外立面,让它在夜间大放异彩。在品牌方面,Emquartier商场以引进1000多个时尚品牌入驻成为东南亚销售时尚品牌最多的商城,Tiffiny、VCA等多个品牌的东南亚首家旗舰店也选择开设在此。
此外,投入3亿泰珠打造的自动化停车场;以时尚艺廊为主题的Quatier Cineart影城;4000平米的virgin active世界级健身中心;泰国最新颖的数码化亲子学习娱乐中心等一起丰富了Emquartie的功能业态,最大化地提升了一站式生活服务体验。
除了购物中心的硬件打造首屈一指外,独一无二的室内“空中花园”布局,直接影响了整个商场的动线设计。中庭饰以悬挂的螺旋状绿色植物,整个商场从内而外给人赏心悦目的景观体验。交通流线围绕椭圆形中庭布置,从空中花园往上一层(餐饮层)开始,变成了螺旋式上升的楼层。整整4层的餐饮区,仿佛变成了一个螺旋式的街道,消费者可以在这里享受步行街一样的美食体验。
点评
不论是在场景的打造,还是硬件设施的配套服务上,The EmQuartier都花了10倍的精力力求做到最好。在建筑设计上,Emquartier期待在自然与都市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该商场建筑通过错移的楼层进行分区。这种方法使室外露台和“空中花园”成为可能。在建筑内部与外部都拥有大量绿色空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每一个进入到这家购物中心的消费者无一不拍照分享,Emquartier可以说是泰国“最美”商场。
“生活方式是购物中心的起点”
想了解更多独家报道,敬请扫码关注《化妆品财经评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