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是人的天性,人类追求美的行为甚至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喜爱戴磨制过的动物牙齿制成的项链、在脸上涂赤铁矿装饰。从先秦、汉唐,直到宋元明清,古代先民留下了多种多样的护肤化妆“智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CBO见习记者 汪汝菲
要说古代妇女的纯天然护肤品,首先就不得不提淘米水。相比如今五花八门的产品可供挑选,淘米水在当时可谓是“一水多用”,涵盖功能从洗面奶、洗发水到洗手液。
《左传·哀公十四年》中记载,春秋时齐国陈逆囚于公宫,族人即“遗之潘沐”,送去的就是潘沐。《礼记·内则》也提到:“三日具沐,其间面垢,燂潘请靧。”这其中的潘沐指的就是用作洁面沐发用的淘米水。“潘”是古人创造的一种用温热的米汁沐发的方法,如今很多古老的村落还在使用这一方法。
到唐代,人们已能制作出一种名叫“澡豆”的东西来洗手面,使皮肤光滑。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我们如今使用的肥皂呢?澡豆是中国古代民间洗涤用的粉剂,以豆粉添加药品制成,“澡豆”以此得名。
澡豆材料
澡豆制作
古代说女子的美丽,常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肌肤有一个好底子,才能在上面描绘出美丽的妆容,所以古代女子也非常的注重肌肤的滋润。
古代妇女画口脂
于是,人们发明了“面脂”。
面脂,也称为面膏、面药,除了最基本的滋润功效之外,大部分面脂配方还加入了很多中草药成分,兼具了美白、去皱、祛斑等功效。到了唐代,人们开始在面脂中加入各种天然色素从而生成各种色彩丰富的面脂,并赋予它们好听的名字,如“红雪、紫雪、碧雪”等等。大概类似今天的遮瑕霜,滋润肌肤的同时还能调节肤色。
除了“面脂”,“口脂”在古时候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在管状口红出现之前,口脂其实和胭脂是通用的,装在小盒或者小罐中,用手指直接蘸取、点涂。以前的口红大都是鲜艳的朱赤色,但是唐宋时还流行过檀色点唇,檀色就是如今的肉色、裸色调,这种口脂的颜色直到现代还在流行着。
你以为这就完了?精致女孩身上不香香的怎么行。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提到:“彩云听了果然拿了两瓶来付与袭人,袭人看时,只见两个玻璃小瓶,却有三寸大小,上面螺丝银盖,鹅黄笺上写着‘木樨清露’,那一个写着‘玫瑰清露’。”
这“木樨清露”指的就是桂花香露,为桂花蒸馏所得香液,是古代进贡的御用品。
木樨清露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发现,古代女性从洁面、护肤到化妆品、香水一应俱全,和我们如今也差不多了呢?你还知道哪些古人护肤趣闻,快来留言告诉财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