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首页

余震!又有近5000个化妆品备案被取消

阅读10645 2022-11-26 化妆品财经在线 朱胜前

随着新规的逐步落实,美业洗牌的余震仍在继续。

11月23日,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文简称“药监局”)公示拟取消在规定期限内(2022年6月30日前)未提交年度报告的备案产品名单。

公示显示,爱森(福建省)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966家企业,共计4903个普通化妆品备案产品,因涉嫌在规定期限内,未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注册备案信息服务平台提交年度报告,被依法取消备案。

名单中被取消的化妆品包括乳液、面霜、洗面奶、口红等多个品类。


目前,福建省药监局对上述未提交年度报告的普通化妆品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22年11月23日至12月22日止。公示期内未收到异议,或异议审核未被采纳的化妆品,将会被取消备案。

01
大洗牌!
多地化妆品备案遭遇大面积取消

自《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和《国家药监局关于实施〈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有关事项的公告》(2021年第35号)等规定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取消不合规定的化妆品备案信息已成常态。

随着各项新规的落实,美业洗牌的余震仍在持续。

7月26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连发两条通告,拟取消未提交年度报告及原备案平台未被认领的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

其中,《广州市未提交年度报告国产备案产品清单》共计4639页,涉及产品备案数量超20万,包含乳霜、精华、面膜、洗发水等多品类产品;《广州市原备案平台未被认领的备案产品清单》中列出的产品数量超40万。

8月18日,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拟对截至2022年7月30日未提交符合要求的备案资料的3461个国产普通化妆品和4个进口普通化妆品取消备案。

10月31日,广州市监局再发两则通告称,已取消逾22万+普通化妆品备案。

进入11月,全国迎来化妆品备案大洗牌。四川、重庆、宁夏、福建等地区陆续发布拟取消产品备案的通告。

11月11日,四川省药监局发布消息《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拟取消一批普通化妆品备案的通告》,从产品目录来看,共有6568件产品将取消备案,相关产品主要为乳霜、精华液、面膜、护发素、洗发水等。


11月17日,重庆药监局发布《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拟取消未认领未年报普通化妆品备案的通告》,涉及产品近700个,主要包括面膜面霜精油等。


在11月18日,宁夏药监局发布的《宁夏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拟取消普通化妆品备案的通告》中,有88件产品将取消备案,同样涉及各个品类。

02
被取消的备案产品,将何去何从?

如此大规模的清理,那些被取消备案的产品,归宿是什么?

广州市场监管局对此问题给出了答案:根据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四)》,监管部门取消备案是对违法行为的惩罚措施,按照《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六十五条规定,备案部门取消备案的产品自取消备案之日起不得上市销售、进口,仍然上市销售、进口该产品的,监管部门将按照规定依法予以处罚。

由此可见,广州市监局将备案取消名单选在双十一大促前夕公布,无疑让备案失败的产品失去了在市场中流通的机会,销毁这些化妆品或许是最终归宿。

因为新规增加了补录产品配方全成分和含量,品牌方如果无法获得产品配方,就不能进行补录和年报提交。而据广州市监局表示,对于已取消备案的产品,其产品名称不能再次申领预备案号。

业内有关人士表明,此举对于一些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备案的企业来说,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意味着品牌以往的名称优势将会丢失。“受影响的还是小微企业居多,大企业早已在嗅到风向后及时作出对策调整。”

对于旧系统历史备案产品,目前普通化妆品备案管理系统尚未关闭补录功能,备案人可尽早查漏补缺,完成相关产品资料的补充填报。

广州市监局也表示,根据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四)》,对2022年5月1日前未按要求进行补充填报资料的产品,在完成补充填报之前,不得继续生产、进口。

03
难熬!美业进入结构性调整阵痛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些年来在各个行业被反复提及的话题。在新规开始实施并落实后,化妆品行业亟待转型升级。一系列新规的推行,也对整个行业由内到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外部环境来讲,市场对生产主体提出更高的要求,稍不注意就会面临罚款甚至禁业的风险。9月,上海市监局发布行政处罚通告称,祝某因在一年内两次被查出销售过期化妆品,被禁止在10年内从事化妆品经营生产活动。

据10月广东药监局发布的处罚信息称,因在儿童化妆品中检出禁用物质,且金额较大,故对企业、法人及生产负责人三方做出禁业处罚,其中公司法人和生产负责人被判终身禁业。

从内部变革来说,新规的施行,要求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认证条件,同时对企业的管理体系、人员素质、质量管理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更是一笔长期投入。尤其是考虑到疫情影响,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这是一笔不小投入,即使挺过了开头,对于后续运营,企业主心中也不免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1-9月化妆品零售额仅在1-2月、6、7月间为正增长,其余月份对比往年均有所下滑。业内有关人士表示,“一些化妆品企业生产常规的产品,他们没有领先技术优势,从行业角度来说,其实内卷很厉害,行业之间竞争很大,对于不明朗的前景,很多的企业就选择了退出赛道。”


大浪淘沙,整个化妆品行业亟待转型。随着小微企业的陆续离场,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已经历过一轮严酷的淘汰。毫无疑问,结构性调整阵痛仍在持续。

但对美妆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剂强有力的“助推剂”。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