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经济再发达,中低端消费群体仍占大多数,商品售价越低,越能吸引这部分消费者。
2000年前后,泉州大卖场兴起,当地十余家传统超市先后被挤出市场,唯独永相逢便利店坚守繁华市区至今。泉州市丰泽永相逢百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凌俊,在泉州市日化经销商心中是个怪人,他很谨慎,一心只想稳住现状,不盲目扩张;他也有些狂妄,宣称永相逢商品均价比大卖场低25%,要做“全市最低价”。
16年,6家店
开业16年至今,永相逢只在泉州市区开有6家分店。记者走访永相逢几家分店均发现,由于场地拥挤,酒水等大箱货物都被堆在店外。店内活动空间更为局促,高峰期时导购也很难为顾客服务。然而永相逢便利店却受到泉州消费者的青睐。陈凌俊表示,专心把小店开好,是生存下来的要诀。
定位于便利店业态的永相逢,以销售生鲜和食品为主,日化、百货的占比较小。陈凌俊告诉记者,永相逢的面积基本都在800平方米以内,仅宝洲店有24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一楼销售传统水果、食品,二楼销售百货。但面积扩大,商品品类丰富后,生意反而变得不景气。陈凌俊分析发现,原本以食品为主的便利店,没有经营百货超市的专业团队,扩大规模后反而成了公司的累赘。陈凌俊准备在泉州市某地段开分店,看了3年场地还没定下来,他表示,稳定即可,不想再多开分店“背包袱”。
规模小,经营起来便更为细致。陈凌俊每天会准时到总店上班,对各个分店的特点也了如指掌,他说:“我不是老板,我也只是为永相逢打工。”永相逢的泉秀店和温陵店,只相差3站路,但是经营上差别很大。温陵店的目标群体是白领,商品以知名品牌为主,而泉秀店以外地人为主要消费群,对价格很敏感,导购能起一定作用。
全市最低价
众所周知,大卖场实行全国联合采购,有价格优势。但陈凌俊表示,永相逢的产品均价要比大卖场低25%, “全市最低价”是永相逢立足和取胜的关键。陈凌俊告诉记者,一个城市经济再发达,中低端消费群体仍占大多数,商品售价越低,越能吸引这部分消费者。
公司成立16年来,培养了大批忠实消费群,因此永相逢许多即时性商品的销量都高于新华都等本土大型商超。以销售水果及其他食品为主的永相逢,都是到产地直接采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由于实行现款现货,永相逢在进货时也有了议价能力。另外,相比于大卖场引进商品时复杂的环节,以及导购人员、商品陈列等管理成本,永相逢单一的销售模式更为快捷和简洁。陈凌俊告诉记者,当一件产品的市场售价相同时,永相逢比大卖场的利润高出30%,因此,永相逢一直保持商品售价不高于泉州市其他卖场。
永相逢的业务人员每天上午会到各大卖场“刺探”商品价格。若发现某商品价格低于永相逢售价,经过核实,店长向陈凌俊反映情况,立刻就可调价。得益于连锁规模较小,陈凌俊直接掌控各家分店,其反应速度比大型卖场快很多。永相逢的6家分店中,4家是24小时营业,800平方米的店面彻夜经营,人力物力成本要远远高出下半夜的销售额。但陈凌俊表示,24小时营业才是真正的便利店,公司追求的是全天的平均毛利润,而不是后半夜的销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