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距《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还有近三个月的时间,但近期中国海关对部分代购的“严查”,还是在微商中引起了不小震动。实施新政的“预备措施”,着实给国内代购者敲响了一记警钟。
CBO记者 张钊
国庆节期间,中国海关严查海外购物入境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不小轰动。据悉,上海浦东机场T2航站楼一架航班上的100多名乘客,全部被要求开箱检查。
这一消息很快在互联网上炸开。不少代购者表示虽也经历过偶尔抽查,但严查至此还未曾遇到。据相关人士透露,上海浦东机场确实在严查个人超额携带物品入境,已有一两个月时间。因为害怕被要求补缴税款,不少代购者近日都不敢再带货。
中国海关严查入境物品 各国化妆品股价大跌
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猜测,上海浦东机场此举是为了实施《电子商务法》而做的提前“预备措施”。随后,上海海关表态,个人携带入境物品的政策近期没有变动,不过,在购买贵重物品回国时要注意,超出法律规定免税额度的商品,需要补交相应税款。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便是蝴蝶效应。中国海关的严查又直接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记者留意到,在中国海关审查超限物品时,日本化妆品股价随之大幅下跌。记者发现,资生堂集团(Shiseido)的股价过去几天连续下跌,上周五收盘报8084日元,比周三的收盘价下滑了8%。上周三到周五,日本另外两大美妆集团——花王集团(Kao Corp.)股价下跌了 3.7%,高丝集团(Kose Corp.)股价下跌了 6.6%。
与此同时,韩国化妆品市场也出现了动荡,爱茉莉太平洋集团(Amorepacific Group)股价下跌13%至2015年以来最低点,韩国美妆代工企业 Cosmax Inc. 股价下跌9.6%,LG Household & Health Care Ltd.股价也下跌6.6%。在欧美市场,雅诗兰黛和科蒂股价也分别下跌4.25%和8.25%。
远不止化妆品行业,国庆期间英国奢侈品集团 Mulberry 股价下跌7.1%。法国奢侈品集团 LVMH 股价下跌4.9%。爱马仕国际集团(Hermès)股价下跌3.1%。Coach 母公司、美国轻奢时尚集团 Tapestry Inc. 股价下跌3.4%。
告别“投机”,正规化才是唯一出路
曾几何时,微商代购的风头一时无两。有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时,中国人通过代购购买奢侈品的总额就已经达到了340-500亿元,化妆品、包、手表等产品的代购市场规模甚至达到了国内专卖店的一半左右。
在海关动真格,电商法即将落地,经济不景气等大环境影响下,未来的代购之路又将要怎么走?
《电商法》规定:不管是什么代购,都需要营业执照,还是采购国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需要缴纳税务,偷税漏税需承担刑事责任;没有中文标签,不是国家认监委认证工厂生产等奶粉保健品之类不得销售。
这意味着,传统个体经营的“人肉代购”即将走向终结。近年来电商巨头纷纷进入海外代购市场,代购也曾受其影响。记者从其中一位长期从事代购的胡女士处解到,近期随着海关严查,她已经有两个月没去韩国,“以前差不多是两周去一次韩国囤货,今年中秋节前一个月,就已经没有再去了”。
在代购的未来发展这个问题上,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以前大部分人对代购最大的担忧就是货源是否正宗,所以倾向于找认识的人做,现在上天猫、京东都能买到外国产品,大家觉得大平台的货应该靠谱,就不用那么麻烦找代购了。而且大电商资本充足,会提前备好现货,发货速度肯定比普通代购快。海外购物平台,如果能做到在价格、服务、和物流上的优势,取代代购这条路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或许,危机之中蕴含着“生机”,新《电商法》在摧毁“人肉代购”模式的同时,也将给整个海淘行业带来了洗牌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