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由化妆品报、广东省日化商会联合主办,主题为“专精特新与大湾区未来”的2022中国化妆品大湾区工业论坛将在广州万富希尔顿酒店召开。这是中国化妆品产业第一次立足大湾区,面向全国,以专精特新理论为指导召开的产业峰会。
论坛将以大湾区工业企业为主,全国范围内邀约化妆品工业企业老板、以及各省优秀商业代表百强商业联盟会长、常务副会长参会。
01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时代主题
首届论坛以“专精特新与大湾区未来”作为主题,是一大创新。这既和中央经济会议精神一致,又在行业首次聚焦大湾区,论坛希望通过专题研讨,学习一个经济理论,了解一种商业现象和模式。结合大湾区工业企业的实际,构建一条适合自己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所谓专精特新,专指的是专业化,精指的是精细化,特指的是特色化,新指的是新颖化。“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两会期间,作为新晋热词,“专精特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为了宣传“专精特新”经济理论,《化妆品报》特别推出了2022年度重磅专题——寻找隐形冠军,共计派出12名专业记者奔赴企业一线,旨在记录和肯定中国化妆品产业中的“小巨人”企业,同时发现和鼓励那些正在朝着隐形冠军之路坚定迈进的小特专精企业。
粤港澳大湾区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孕育出一大批中小企业,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肥沃土壤。截至2020年,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5.3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后备力量充足。广东省明确提出,2022年将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
可以说,立足大湾区面向全国的首届中国化妆品大湾区工业论坛,以专精特新和大湾区未来为主题,贴近产业实际、符合时代精神,将在中国化妆品企业的“朋友圈”中形成良性的带动和引导。
作为论坛的联合主办方,广东省日化商会是中国化妆品产业知名的优秀协会组织,对推动广东日化产业交流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番,广东省日化商会执行会长张楚标还将带来主题演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时代主题》。
之后,《化妆品报》社长杜伟也将从大湾区和法国化妆品产业的比较说起,畅谈国货的崛起之路。
02
两位教授/三位博士空降会场
中国化妆品大湾区工业论坛将为行业打造一批“新星”。
一直以来,化妆品行业被认为是营销盛行的行业,中国化妆品大湾区工业论坛将颠覆固有认知,重新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行业风尚,以专精特新理论为指导,推出一批行业“新星”。
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西蒙的《隐形冠军》,通过调研分析,全球那些存续了百年以上,具有超强生存能力的企业,大多长期关注的是一个近乎狭窄的细分市场,并通过不断深入的研发、创新,获得独特的产品优势,继而获得本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市场领导地位,从而实现持续增长目标。这些,既是这些企业显著的标签和特征,也是他们经风历雨的巨大力量。
围绕主题,论坛邀请到清华大学管理工程研究院特聘教授、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授,北京理工大学中外家族传承联合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赫尔曼·西蒙商学院(中方)常务院长林惠春教授做《专精特新与隐形冠军》主题演讲。
世界玻尿酸看中国,中国玻尿酸看山东,山东玻尿酸大厂华熙生物和福瑞达都和一个人有着深厚的渊源,他就是被称为“玻尿酸之父”的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梅晔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凌沛学。本次论坛也邀请到凌沛学院士做《核心成分驱动新品牌机会》的主题演讲,让行业领略近40余年中国原料玻尿酸的前世今生。
作为国民品牌,日化巨头立白被称为中国宝洁。从洗衣粉到洗衣凝珠再到香氛大师,立白在洗涤用品上的产品和技术创新有目共睹。此番中国化妆品大湾区工业论坛成功邀请到了立白首席科学家、一人斩获108项专利的中山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张利萍,她将从研发、生产和技术角度出发,以《立白做产品,让科技被消费者看见》为主题破解立白产品的成功之道。
十年左右的时间,维琪科技从多肽这个当时还算小众领域的原料入手,不仅成长为多肽原料的头部企业,致力于成为中国巴斯夫、帝斯曼。7月26日,北京大学多肽药物化学博士、北京军事医药院药物学多肽博士后,维琪科技董事长/维琪多肽研究院院长丁文锋将带来《维琪科技的使命与时代目标》的主题演讲,作为本土原料企业的代表,分享维琪在原料领域的专精特新之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邀请的主持人也是一位博士,他是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的护肤科普自媒体“大分子实验室”博主Dr. Gu顾新华博士。他擅长使用科学手段对护肤品活性成分、功效、毒理性进行检测和评估研究,再用大众能听得懂的语言倡导科学、理性护肤,专业知识扎实、主持风格幽默诙谐。
03
利基市场有大未来
“利基”一词是英文“Niche”的音译,意译为“ 壁龛 ”,有拾遗补缺或见缝插针的意思。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说:利基是更窄地确定某些群体,这是一个小市场并且它的需要没有被服务好,或者说“有获取利益的基础 ”。营销者确定利基市场的方法通常是把市场细分再细分,细分之后才有可能聚焦某一狭小市场,这种经营方式和传统的工匠大师们相似。
就国内企业而言,薇诺娜在敏感肌护理这一利基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贝泰妮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飞飞将受邀参加中国化妆品大湾区工业论坛,带来《一花一世界,利基市场的大蓝海》主题演讲。
不在北上广深杭这种“大城市”,而是从南昌这样一个中部内陆城市走出的雪玲妃,在后疫情时代开始了崛起之路。一款从2018年就面市的洗面奶产品,到现在做成该品类的线上销售前列,至少已经更新迭代了11次。对产品的执着,自始至终贯穿于雪玲妃的发展中。此番,雪玲妃联合创始人戴丽华将带来主题演讲《专注于一个产品,雪玲妃要把洁面乳做到极致》。
在中国,优秀的包材企业很多,但深耕一个小品类的企业却很罕见,秉持“做好掀盖”初心的广州尚功是其中之一。公司成立仅5年,它却让国内外一众头部护肤品公司成了自己的合作对象。它只推出过55款产品,却拿出了56项专利。广东尚功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其全以《聚焦一个十分狭窄的市场,尚功赢在创造了这个市场》为主题,向行业讲述包材商在专精特新之路上的摸索。
他的芦荟种植园登上了中国《国家地理》,90后品牌创始人林瀚与芦荟结缘,从2019年连续三年将芦荟化妆品做到了细分品类NO.1,寻荟记创始人林瀚将从《天猫单品类销冠,芦荟园里闯出来的黑马》出发,讲述全供应链视角下的新国货蓝海。
在化妆品产业,“专精特新”应该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共识。尤其是当前化妆品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产业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信首届中国化妆品大湾区工业论坛的召开,必将推动大湾区成为中国化妆品产业或品牌走向全球的桥头堡;中国乃至全球化妆品产业市场信息的集散地;并提升大湾区化妆品产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帮助中小化妆品企业在产业集聚效应下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