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5-11
  • 阅读量:1481
  • 来源|
  • 作者|

彩妆的好日子来了

记者 刘李军 

增长动力来自渠道也来自消费者

     护肤品经过多年平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市场已经开始饱和并逐步进入洗牌阶段。渠道需要寻求新的品类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化妆品传统三巨头护肤彩妆和香水中,由于亚洲人的消费习惯,香水显然还在培育期,彩妆自然成为渠道寄予厚望能引领新一轮增长的品类。

    根据《化妆品报》和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的抽样调查,约68%的专营店店主将彩妆作为2012年需要重点突破和提升销量的品类。

    这一轮的增长动力还来源于消费者的驱动。对于无网不成欢,又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的80后、90后来说,网络搜索引擎给出的趋势数据或许可以做为佐证。

    百度指数和谷歌趋势以彩妆作为关键词,显示的曲线都是上扬的,其中谷歌趋势上扬曲线最为明显,其中抓取数据绝大多数来自中国。

    百度指数显示,这种搜索的增长量主要来自于广东、河南、湖北、浙江、江苏等省和北京、天津等直辖市,这也与这些地区彩妆的销售情况大致吻合。

声背后的冷思考

    彩妆呼声一片高涨的背后,需要警惕的是市场形成泡沫。目前90%的专营店已经至少拥有一个彩妆品牌,至少20%以上的门店拥有4个或4个以上的彩妆品牌。由于对彩妆销售还缺乏系统的认识,部分门店存在一窝蜂上柜的情况,多个彩妆品牌之间没有明确的区隔和定位。

    郑州新颜美妆总经理庄岩甚至怀疑彩妆市场现在是不是过热了。代理商一年热热闹闹忙碌下来,只赚了一仓库货的现象也不是没有。如果大量的货物堆积在渠道,没有到达消费者手中,就好似泡沫经济,让品牌方产生误判。

    庄岩认为现在市面上的彩妆大致分为国际知名品牌,如美宝莲、悠莱等;广告型利润品牌,如卡姿兰、巧迪尚惠、兰瑟等;经典艺术类彩妆,如蜜丝佛陀、玛丽黛佳等;时尚类彩妆,如爱丽、贝林妃等;流通类彩妆,如霞飞、火烈鸟等。它们各自定位不同,在门店的作用也不同,代理商不仅要为店主提供货物和服务,更要帮其在产品上提供集成解决方案。

    另外,彩妆市场的发展除了行业保持冷静,各环节保持良好的配合外,还要寄希望予国家政策的扶持,特别是税收上的扶持。目前国家对彩妆实行的高税收对国内彩妆企业的发展也是一道不小的阻碍。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