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12-31
  • 阅读量:1433
  • 来源|化妆品报
  • 作者|丁加林

    没人怀疑香水的巨大发展潜力。然而想要成为化妆品市场的主角,香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AC尼尔森发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整个化妆品市场的份额达到了2500亿元,香水仅占108亿元。香水在国内日化市场的占比不足5%

  而2013年,香水市场的这一尴尬状况并没有太大改观。据《化妆品报》记者独家调查获得的数据,国内最大的进口香水代理商之一,广州奈美贸易公司2013财年香水销售增长约在10%左右。另一家著名进口香水代理商ADE的香水业务2013年上半年相比去年增长10%。进口香水市场增长乏力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国产香水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在一二线城市的百货专柜渠道难觅其身影,而在三四线市场的百货和专营店渠道,国产香水还不得不面临极具中国特色的“水货”和高仿货的挤压。

  香水市场预期的高增长,就如同一再失约的戈多。而从2013年的情况来看,等待戈多还需要更多的耐心。

    症结在哪

  在一片叫好声中,香水市场的整体增长速度为什么变慢了呢?

  业内人士认为直接原因是进口香水拖累了香水大盘。广州天盈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恺翌分析,2010年以来进口香水在一二线市场趋于饱和,发展逐步减速。进口香水的大体量很快拉慢了香水市场整体增速。

  市场培育不足导致的需求疲软,则是香水市场增速变慢的深层次原因。

  尽管多年来香水品牌尤其是进口香水在香水文化宣传和市场培育上投入不菲,但是作为舶来品,香水及其文化在中国真正获得大众的认可还需要时间。许多消费者只是偶尔使用香水,没有形成日常使用的习惯,导致使用频次不高。再如在国内,夏季香水用得更多,秋冬春则是漫长的香水淡季。

  进口香水的高价格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市场需求。不同于其他化妆品品类,消费者对香水品牌的品质以及知名度和美誉度要求很高。而符合这些条件的进口香水价位不菲,这让不少消费者选择购买水货来满足需求。

  尽管国产香水在价格上有一定优势,但其品质和品牌文化却无法与进口香水相匹敌,因此也无法承担起刺激香水市场需求的重任。

    不对等的竞争

  国产香水和进口香水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我们(国产香水)和进口香水品牌不在一个量级上”,南京巴黎贝丽丝香水有限公司总经理邢兴怀对记者表示。

  见证了中国香水产业的发展的邢兴怀对国产香水存在的问题认识深刻:抛开品牌营销和推广,仅在生产环节,包括设计、包材、原料控制等方面,国产香水都落后于进口香水品牌,甚至香水中成分简单的、帮助香精挥发的酒精,国产的都不如进口的。

  除了技术上的落后,国产香水在品牌文化的沉淀上也远不如进口香水。

  武汉卓雅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宁成拥有20多年香水行业从业经验。在他看来,部分国产品牌一年推出十几款香水,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一款好的香水,仅在调香环节就要耗费一个训练有素的调香师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国外有的调香师甚至用数年时间来细心打磨一款香水,一旦调配成功,这款香水就可以流传很久。浪凡的经典香水光韵2008年上市;古驰(Gucci)的狂爱香水2001年上市;被誉为“街香”的兰蔻奇迹香水2000年上市;迪奥的代表香水真我1999年上市;而香奈儿的传奇香水NO.5则在1921年就被调制出来。

  以上每一款香水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和个性,这些文化和个性经过了时间的磨砺和沉淀已经被香水消费者广泛认可。

  业内人士估算,目前进口香水约占国内香水市场总份额的80%~90%。在一二线市场,香水市场基本被进口香水垄断。

  而在专营店渠道,国产香水也很难和国际大牌的“水货”竞争。Masa目前代理着灵漾香水,Masa营运总监余丽萍表示,一瓶30ml兰蔻奇迹香水,水货的价格300元左右,而灵漾不少香水单品价格都超过200元,接近不少水货进口品牌的单品价格。在缺乏明显价格优势的情况下,国产香水在与水货进口香水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据黄宁成对湖北化妆品专营店渠道的观察,水货至少占据专营店销售的6成以上。

    可能的增长方式

  业内人士普遍看好香水前景,但对于香水未来增长方式,却有着明显不同的看法。

  圣美伦是专营店渠道最具代表性的本土香水品牌,圣美伦(南京)香水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信钢信心满满地认为香水市场一定会迎来一个爆发点,就像这几年的彩妆和面膜品类一样。而目前香水市场正在等待这个爆发点的到来。

  周信钢从两个方面来阐释这个爆发点所需要的条件,一是香水的消费市场需要一些转变,香水消费和香水文化积累要达到一定阶段;二是厂家和品牌要深刻研究消费市场的需求,打造出概念、包装、香型、价位各个方面都充分契合市场需求的香水品牌。

  而大部分人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邢兴怀认为,护肤和彩妆等化妆品品类的消费市场已经发展得相对比较成熟,这些品类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有爆发式增长的可能。而香水市场仍处在漫长的培育阶段,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一个爆发点。邢兴怀举例说,面膜现在很多消费者已经开始每天使用,但是大多数消费者只是偶尔使用香水,消费频次不高。

  广州奈美贸易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单红波认为国产品牌可以突破一下思路,更多地关注一下香膏品类。她认为,香水和香水文化本身是舶来品,但是香膏就相对容易地跟中国传统的典故和文化结合,并与进口品牌实现差异化。

余丽萍则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提出了她的观点,她认为目前国产香水的注意力大多在渠道和终端,利用高利润空间来推动品牌,这一发展思路应该重新审视。国内香水品牌应该更多地分析消费者,多从消费市场入手拉动品牌。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