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1-14
  • 阅读量:51316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骆凯

    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会议奠定了2012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也明确了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的外贸发展路径与目标。同时,国家药监局提出进一步完善进口化妆品的审批政策,财政部宣布进口关税的最新调整方案,国家发改委也将加强对物价的调控。种种措施,都会使进口化妆品市场往更加健康有序、成熟稳健的道路迈进。

    进口法规日趋严谨
    短期内加剧申报困难

 进口化妆品申报审批难,导致品牌在国内种类不全、热销产品断货、新品引进滞后等现状是业内的共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接手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职责之后,相继出台了《关于印发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估指南的通知》、《关于印发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安全性风险物质”、“技术要求规范”等以往没有明确的问题均提出相关要求。国家质检总局也公布了《进出口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自2012年2月1日起,进口化妆品涉及安全、健康、环保项目不合格,由检验检疫机构责令当事人销毁。
  
    从上述新规及其相关配套文件来看,国家对进口化妆品审批管理正日趋科学、严谨和完善。长远来看,这将有利于规范行业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但在短期内必然会给申报企业造成一定的困难,近几年的不批准率将显著提高。尤其对于没有雄厚资历、缺乏健全机制、委托加工品牌的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困境重重。
  
    无论如何,政策的严谨是为整个市场负责。企业还应反省自身的原因,困知勉行。申报材料不专业、风险物质评估方法不当、产品中含有违禁原料、名称或说明夸大宣传等都是企业申报拒批的重要原因。面对日趋严谨的进口化妆品相关法规,按照现有规定做好应做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对策。

    进口化妆品关税下降

    市场前景明朗

 2011年1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12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730多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平均税率为4.4%,比最惠国税率低50%以上。其中,进口护肤品、烫发剂等产品成为直接受惠的外资化妆产品。对于占据高端市场竞争优势的进口化妆品牌而言,进口关税的下调无疑是好消息。
  
    虽则关税下调,但17%的增值税及30%的消费税依然维持不变,整体降税力度并不明显。此外,进口彩妆、香水、保健品等零售价格最高的品类也未被列入降税产品范畴。尽管如此,业内对此次降税的象征趋势依然看好,认为进口市场前景明朗。
  
    未来5年,国家将对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品牌价值的进口产品实施减免税收,这既能刺激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同时也能够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据中新社报道,对比2010年中国强调“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201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进口工作,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不过出口压力已开始显现。面对新的一年,在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经贸摩擦形势更加严峻的情况下,有专家预计,2012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会从两位数下降成个位数。在此背景下,中国决定2012年扩大进口,在继续促进贸易平衡的同时,为经济发展增添更多动力。

    发改委严打价格异动
    稳定市场秩序

 “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是国家“十二五”的工作精神。“稳增长,控物价”被排到了前一二位,足以说明国家对“稳”和“控”的重视。
  
    2011年3月,日化企业掀起大规模的涨价潮。宝洁、联合利华、立白和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的产品集体涨价,涨幅为5%-15%。联合利华因多次发表日化产品涨价言论,引发部分城市抢购现象而遭到国家发改委200万元的重金处罚。“在中国,这四大公司所占市场份额高达80%,拥有几乎绝对的话语权。而且,总是拿着原材料涨价搪塞,难免会受到质疑。巨头涨价了,后面的难免要跟风。”艾格农业行业分析师马文峰如此分析。
  
    自2011年7月起,在价格异动时期或突发事件中的价格违法行为都将被列入从重处罚范围。当月,北京市发改委印发了《关于规范价格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定(试行)》的通知,对价格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四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其中,“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违法行为,若属从重处罚情节,警告并罚款300万元-500万元,责令停业整顿。”随着CPI的不断攀升,其他地区为确保区域市场洗化用品正常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也纷纷加强价格监测工作。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