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卯年的最后一个月里,只用23天就迎来了壬辰年的春节。在这个可能是史上工作日最少的月份里,人们能够享受近半个月的假期,这种慢下来享受生活的状态在中国过去的十多年里都是一种奢侈。
“慢下来”是一种成熟的价值观,是一种从容的态度,更是一种大智慧。在西方流传着一个经典故事,南美土著人认为,如果连续3天赶路,第四天必须停下来休息,以免把自己的灵魂落在后面。西方人认为,只有懂得停下来享受生活,善于对过去和未来进行思考的人,才真正懂得更有效率的工作。
因此,根据西方的传统,每周的双休日,每年的复活节、圣诞节、新年等几个重要节日,多数商店、企业和一般机构都会放假。人们回家团聚,分享彼此的快乐,共同营造家庭的温馨,此时的大街则是万人空巷,这与中国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以及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等综合因素影响下,2012年,中国GDP增长率预计将从9.2%调整至8.9%左右,高速奔跑了近30年的中国经济也在开始“慢下来”思考未来的事情。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变化,也将给众多在中国适应了快节奏的外资化妆品企业提出如何“慢下来”的新思考。
外资企业的第一个思考是要增速还是要效率。在过去的一年中,欧莱雅、雅诗兰黛、宝洁、联合利华在中国的增长率均超过中国化妆品销售增幅8%的平均水平,并且在差异化个人护理品、高端护肤品类和专营店、电子商务渠道中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的限广令,并且央视也表示在2012年春晚中将彻底告别赞助商,这对于依靠大量投放电视广告快速占领高端市场的欧美化妆品牌而言,无疑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传播手段。
为了应对广告投放方面的限制,以及对品牌传播效率的考虑,宝洁、联合利华等日化类企业正逐步淡出央视等大媒体的广告招标,转而选择目标受众群更精准的杂志、网络社群和微博平台,通过沟通和交流慢慢与消费者培养感情;另外,Dior等高端护肤品牌不仅放慢了扩张百货店专柜的步伐,并且在局部市场和部分连锁系统中选择收缩战略,确保单柜销售的良性发展。
在“慢下来”的过程中,外资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是要效益还是要责任。尽管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等跨国巨头在中国多个日化品类中占据了绝对领先的市场地位,然而在过去的一年中,这种优越感却并没有帮助他们增长多少企业社会责任感。首先是宝洁、联合利华等四大日化巨头以成本上涨为由开始酝酿产品涨价,部分涨幅在10%-20%之间,由于国家发改委及时介入,涨价潮才得以控制;紧接着,“塑化剂”让部分进口香水及美容化妆品企业牵连其中;宝洁公司旗下某些批次漱口水被曝微生物含量超标,香港17款知名品牌面膜也检测出含有可致敏防腐剂;强生在中国等13个国家所销售的强生婴儿洗发水中,被查出含有致癌的二恶烷及释放出甲醛的季铵盐-15。消费者和诸多媒体的口诛笔伐,让这些快速增长的跨国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反衬这些敏感消息,有一个案例不得不提。欧莱雅集团旗下的The body shop是天然环保理念的领导品牌,该品牌坚持反对动物测试、积极支持自尊和保护地球的企业文化被业界熟知。因此,即使因为坚持某些原则导致The body shop多年不能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销售,它也不会轻易妥协,这种慢姿态和淡定来自企业的强大自信心和经营哲学。
其实,无论是中国本土企业,还是外资品牌,都不太适应未来市场增速“慢”下来。因为广告投放减少可能导致销量下滑,原料、人力、运营成本的上涨会压缩利润空间,企业有可能因此选择裁员和减少投资,最后有些企业可能会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但是外资企业更应该看到,“慢”下来能够让自己发现潜藏的品质问题和信任危机,让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战术执行调整到正确的轨道上,让企业找到一种更符合新市场格局之下的发展节奏。因为,在消费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的中国市场中,外资企业依然可以“站着把钱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