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3-13
  • 阅读量:35924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李宇

    进场费、条码费、节庆费、端架费、配送费、查询费、特殊商品照明费……如此名目繁杂的超市费用正是目前供应商在进驻超市时必然面对的难题,而供应商对此也积怨颇深,甚至有代理商直言正是超市的超高费用导致物价虚高。

    鉴于此,2011年年底,商务部、发改委、公安局、税务总局、工商总局五部委联合向大型零售企业发出清理整顿向供应商违规收费通知《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工作方案》。但记者近日走访市场发现,五部委此次违规收费整顿工作的实际效果并不如意。

    70万元零售额中超市扣款高达29万元

    某省会城市供应商作为云南白药代理商1月份在省会城市大润发系统销售70万元,而大润发的各种费用扣点竟然高达297900元,记者从供应商出示的明细表发现,云南白药这一个月的非合同中的各种费用即高达三页之多,包括各门店代扣款、暂扣退货款、代扣导购工资、商品扣款、DC费用、暂扣除货款、杂项收入等共计97项。其中,较大数额的费用包括杂项收入、暂扣除货款、DC费用、商品扣款。

    同时他也向记者表示,此前的费用项目中并没有出现暂扣退货款和商品扣款等几个项目收费,而大润发对于这些收费项目和收费金额并未与供应商协商,而是在货款中直接扣除。

    粗略计算下来,大润发对这一品牌的扣点为42%,如此高额的费用扣点也使得代理商忍无可忍。上述代理商在谈及这些项目的收费时已然激愤不已,他告诉记者他正考虑通过暂停供货的方式来抗议如此出格的收费行为,如果不这样,仅云南白药一个品牌全年可能将亏损20-30万元。

    不仅如此,自2012年1月开始,全国大润发系统又单边强行从商品零售额中扣除代理商的导购工资,以迫使供应商为每个供应品牌配置导购员。供应商和成品商对此也是有苦说不出,如果不为品牌配置促销员,超市将直接在月底强行扣除导购员的工资,但即使为大润发门店增加导购,在大润发的管理模式下,导购员除要承担为自身品牌的推销活动外,还要承担很多份外的卖场工作,而这些活动最终也需要成品商和代理商买单。

    多位大润发渠道的知名品牌代理商皆表示,知名品牌在供货大润发时合同内费用平均为23%,而各种非合同内费用达10%,大润发渠道代理知名品牌不能获利已成共识,甚至面临亏损。代理商之所以忍辱负重继续供货是缘于厂商压力,如果不对大润发供货可能面临被取消代理资格,而目前知名品牌代理权获得并不容易。

    令行不止

    实际上,在2011年底《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工作方案》下达之前,商务部等五部委也曾多次出台规范零售企业收费的政策法规,如2006年发布《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等。尽管本次新规在措辞上更加严厉,“向供应商收取的合同费、搬运费、配送费、节庆费、店庆费、新店开业费、销售或结账信息查询费、刷卡费、条码费(新品进店费)、开户费(新供应商进店费)、无条件返利等均属于违规收费”,但众多供应商仍表示并不看好此次整顿的效果。

    “首先是因为国内超市动辄大打价格战,导致利润下滑只能依靠收取其他费用来弥补,且近几年租金和人力成本每年上扬势头明显,这更加剧了零售商的乱收费势头。如果停止收费,可能大部分零售商都会陷入盈利危机”,某华东地区资深代理商谈及乱收费行为为何屡禁不止时表示。

    同时他也表示,“目前政府发布的政令不能在零售企业层面得到执行,如这次五部委联合发文要求整顿零售企业乱收费问题,但这些规定主要是大而空的话语,并不能在实质上制约零售商。最重要的是,并没有明确对于违规的零售企业有何经济处罚,这才是导致零售商有恃无恐的根本原因。假如一个供应商举报某零售企业涉嫌乱收费行为,最终也只是被责令退回乱收的部分费用,并不能从根源上遏制零售企业的底气,而只会使其变本加厉地再从其他供应商身上寻求平衡。”

    据了解,欧美等成熟市场对于乱收费、商品质量问题、价格诚信等领域均有严格的法律界定,一旦零售企业涉嫌违规,将面临动辄百万甚至上亿美元罚款,这也使得零售商在如此巨大的违法成本前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一旦被查,企业就可能面临倒闭的命运。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