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荷花池流通市场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交通运输便利、当地政府重点扶持,曾是名噪一时的全国十大批发市场之一。然而,随着全国流通渠道的日益萎缩,加之四川商超渠道的高歌猛进,这座在西部市场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流通市场受到了严峻冲击。
由于四川省内渠道发展的前沿性与多样性,依然秉持传统经营之道的荷花池正遭遇着现代市场严苛的考验。而作为我国传统流通市场的标杆,荷花池的兴衰直接反映着整个流通市场的发展趋势。
商超兴盛致流通萎缩
荷花池流通市场的商品贸易辐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市,是四川及西南地区主要的商品分销和中转口岸。然而,记者近日走访荷花池市场时,不少档口老板纷纷表示,“以前偶尔还有重庆、陕西、云南的客户过来打货,现在基本上都是以川内客户为主。 ”
不仅贸易范围大幅萎缩,如今省内流通也异常艰难。“商超的兴起是导致流通生意难做的主要原因。”一位在荷花池经营十余年的日化经销商如此感叹。
据了解,目前仅在成都就云集了家乐福、沃尔玛、人人乐、欧尚、伊藤洋华堂、好又多、千盛等百余个大型卖场网店,红旗、红颜、互惠、WOWO超市、舞东风等本地中小型连锁超市更是累计超过3000家。而在四川省内,随着渠道下沉和乡镇基础建设的完善,连锁超市和私人卖场迅速崛起,近1100家红旗超市分布于四川省内各市县区。发迹于郫县的德惠超市在四川7市(州)22县(区、镇)设有25家面积上千平米的综合卖场,其中多为面积4000~7000平方米的大卖场,还有便利店业态广泛地分布于郫县周围。此外,四川省内注册在案的私人超市法人已过万,其中不乏个人经营数家连锁超市。
省会成都商超大腕群雄逐鹿,各市县区渠道也日渐成熟。作为总人口超过8041万的西部第一经济体,四川已经拥有层次分明、业态丰富的渠道结构,能包容各层次消费者的购买需求。随着四川省内市场的成熟与细分,商超渠道日化经销商也更加重视地级市的业务发展,如妮维雅、汉高品牌的四川代理公司成都明霞实业有限公司已分别在眉山、安雅、德阳、自贡设立了分公司。
市场细分限制流通发展
丰富的终端渠道在分割市场的同时,也为市场细分提供了基础。在以消费者为主导的现代市场,无论是日化企业还是经销商都越来越重视商品投放的准确性和终端反馈。然而,供应链的管理和品牌形象的建设,都是流通渠道的短板。粗放的流通渠道已然跟不上细分市场前进的步伐。
“公司现在的大流通业务微乎其微,我们自己在做深度分销。”成都明霞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波告诉记者,流通业务的减少,一方面是由于流通市场的萎缩,另一方面是公司有意限制流通业务。
苏波表示,流通业务的不稳定性使得经销商很难预测和控制商品销量,市场管理将陷入被动状态。“无论是供应商还是经销商,都希望掌握商品销售的路径,这样我们才能准确的预测市场增幅,拓展目标市场,完善上下游的管理工作。”因而,明霞近年对于流通业务的管理极尽细致,通过直控终端的投放或者二级经销商的系统管理,明确终端铺货的品项和SKU。而通畅的终端反馈,也为经销商和品牌的市场规划提供了切实依据。
此外,混乱的价格体系也成为流通渠道受人诟病的主要原因。某日化经销商直言不讳,“虽然流通批发是一种非常经济的铺货方式,但混乱的价格体系催生了区域窜货。加之借助电话、网络等通讯方式,流通市场价格趋于透明,窜货愈演愈烈。区域经销商的利益受损,品牌的市场管理被扰乱。从长远发展来看,流通渠道非常不利于品牌的发展。”
早些年,大流通渠道帮助品牌迅速渗透市场,但随着品牌“圈地”运动的平息,宝洁、联合利华、强生这些外资巨头近年都有意限制大流通渠道的发展并加大深度分销的投入,而从流通渠道中成长起来的青蛙王子也表示,未来几年的拓展重心将倾向商超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