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5-14
  • 阅读量:2111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李宇

根据相宜本草官网资料显示,其目前销售网络遍及华东、华北、华中及华南等省市;网络覆盖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欧尚、乐购、屈臣氏等国际KA以及本土连锁超市共6000多个网点。随着公司的发展,其会员销售、网络销售、专卖店销售等复合营销模式也已初具规模。

据武汉利标日化有限公司相宜本草品牌负责人熊爱芳透露,相宜本草已基本完成商超、专卖店、电子商务三大渠道布局,目前正酝酿进军百货渠道。

商超为主

据业内人士透露,相宜本草的崛起和全国扩张与屈臣氏系统息息相关。通过屈臣氏成功拿下最难操作的上海市场后,相宜本草通过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屈臣氏等连锁卖场的全国网点的不断渗透,完成扩张。但对于目前的相宜本草而言,商超渠道是其主流销售渠道,多位代理商向记者表示,近几年相宜本草商超渠道产品销售占比约为60-70%,电子商务与专卖店渠道各占约15%

有代理商向记者表示,“渠道选择合理是相宜本草受到热捧的重要原因。当初专卖店渠道尚未成熟,消费者对于专卖渠道培育的品牌认可度尚不如商超,而百货渠道基本被外资品牌把持,相宜本草最初将渠道定位于商超颇具匠心。”

不仅是从商超渠道切入,总部位于上海的相宜本草一开始便选择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级城市作为突破口,再逐渐向其他省会城市延伸。如此大胆的做法也让其一开始就建立起与国际KA相匹配的公司运营构架,逐渐掌握商超渠道操作的主动权。但这个选择也让相宜本草付出了时间代价,与其他本土品牌进入专卖店即可有很好的市场和利润空间不同,相宜本草实现销售规模从100万元到2.17亿元的跨越历时9年,2004年坚守商超渠道的相宜本草还未突破2000万元。 

多渠道运作 

即使在商超占据主要销售的情况下,相宜本草也一直未放弃多渠道运作的尝试。

2008年,相宜本草正式明确划分渠道,分为商超渠道部、网络销售部、化妆品专卖店及商场渠道。在划分渠道的同时,对产品线进行重新梳理,根据三个渠道差异来规划和研发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并在每个地区按照渠道划分设置代理商,相宜本草官网的加盟程序也显示,地区代理商只能选择某个渠道进行申请,不同渠道的产品和价格均有差异。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宜本草在2003年时就已开始专卖店领域的尝试,但由于是采用商超的手法操作专卖店当时并未取得成功,直到2008年相宜本草为改善现金流问题才重新进入化妆品专卖店领域”。而经过几年发展后的专卖店渠道亦取得不错成绩,某连锁专卖店店主表示,相宜本草已成为店内自选率最高的品牌,回款能与自然堂、珀莱雅等品牌媲美。

此外,相宜本草对于电子商务渠道的重视从未减弱,口碑效应使得相宜本草在网络和商超皆有不俗表现。如今,电子商务仍是相宜本草宣传品牌和获得利润的重要渠道。 

审慎扩张 

一位华中地区经销商告诉记者,与国内大部分品牌大跃进式跑马圈地不同,相宜本草有着严格的网点扩张政策,“要求年内新开发网点必须在前一年的年底计划之内,并需获得相宜本草公司的同意,而计划外代理商新增网点的请求基本不会被采纳。相宜本草十分注重单店现金流,保证每家新开门店盈利,而不会以亏损为代价去开拓新店。”

相宜本草品牌总经理严明曾对媒体表示,相宜本草一向秉持深耕法则和门店拓展谨慎为先的态度。在他看来,已有门店还有较大的销售潜力,以前单店月销售6万元就十分优秀,但很多门店月均销售可达30万元,甚至单店月均50万元的门店也层出不穷,且近几年的数据显示,100%的年均增长率中,既有门店的贡献仍占到50%以上。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