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场合,企业的资源都不足以利用它所面对的所有机会,或回避它所受到的所有威胁。因此,战略基本上就是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成功的战略必须将主要的资源用于利用最有决定性的机会。”美国科恩战略咨询集团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美国前国防部长威廉·科恩的这句话,为拉芳2008年奥运备战的战略做了最好的注脚。
2008年奥运会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和品牌全球化的机遇,一直以来都让众多企业津津乐道,趋之若鹜。虽然,奥运会对赞助商设置了6500万美元的高资金门槛,但依然挡不住众多企业成为奥运合作伙伴的热情和决心。不过,作为本土最为强势的日化企业之一,拉芳在奥运营销的战略部署上,却与此有所不同。
为此,记者采访了拉芳集团副总经理王金先生,听取了拉芳如何在奥运营销中根据自身资源配置来发展和提升品牌。
赞助商只是支持奥运的一种方式
奥运是释放民族精神的一次机遇,参与奥运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过,参与奥运的方式很多,成为合作伙伴和赞助商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对于拉芳企业来说,面对奥运的来临,一样是怀有相同的激情和梦想,只是,拉芳考虑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之后,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奥运营销方式。
因此,在诠释拉芳没有成为奥运会直接合作伙伴的主要目的和战略依据时,副总经理王金这样表示:
“从需要层面来讲,奥运会作为一次全国性的盛会,有着很高的人气和品牌提升价值,因此,奥运会的赞助费用相对较高。对于企业来说,这种高费用的前提下,更需要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我们向奥运要什么,是为了强化自己在国内的市场地位,还是意在国际化?是为了短期收益,还是为了基业长青着眼于未来?拉芳作为洗化和日常护理产品的生产企业,主要是面向本地消费者,而奥运会是面向全球消费者,因此,在短期的发展战略规划上,拉芳和奥运会之间的关联度并不是太高;而从消费定位来说,奥运会与拉芳的消费群体有着一定的偏差。奥运会作为一项全球性的体育赛事,与电子、IT、饮料、服饰、旅游等行业的相关度较高,而化妆品与奥运会本身的吻合度并不是非常高。”
基于这两个层面考虑,拉芳最终没有选择成为08奥运会的直接合作伙伴,在许多人看来,这相当可惜。但是,从王总的解释当中,我们也显而易见,如果奥运战略未能与企业的实际状况相吻合,赞助奥运极有可能是拔苗助长。毕竟,高额赞助费的背后,依然有着一些暂未显现的风险。
虽然,拉芳没有把奥运会当成直接合作伙伴,但是,王金表示,08年奥运会作为一个高关注度的盛会,在宣传方面,拉芳也会进行一些相关性的调整,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是一种市场形势的需要。未来的日子里,拉芳肯定会有相关的活动来表达一个行业标杆企业对奥运的独特支持,比如说,在08年的促销活动上,拉芳将会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与奥运相关的活动来带动全民奥运的热情;而在公关活动上,拉芳也将有自己的方式,比如说组织一些为奥运加油的相关活动等。总体来说,拉芳把奥运会的到来当成一次特别的节日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