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9-12
  • 阅读量:1533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独家www.cbo.cn
  • 作者|朱兴琼

我印象中你就是铁人、钢人,你怎么还会结婚,会生小孩呢?你就是一男人。”多年不见的老友这样调侃刘锐。她笑笑,回想自己一路走来,确实艰辛,但却值得。

 八年生意,血本无归

 刘锐,诚和化妆品店总经理。在偏远的新疆昌吉市,她的4家化妆品专营店和3个商场专柜做得有声有色。资生堂、泊美、自然堂、丸美、玛丽黛佳等优质品牌一应俱全,在当地日化领域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佼佼者。但很难想象,在此之前,她曾经一败涂地。

 时间回到1996年,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刘锐刚刚大专毕业,但因其叛逆的性格,多次与父母精心安排的道路擦肩而过,最终,她一头扎进了化妆品生意中。

 从批发到零售、开美容院,年轻气盛的刘锐像大老爷们一样,凭借自身的努力,短短6年时间,批发、零售、美容院,全都发展起来,刘锐的生意做大了。

 2003年,鼎盛时期的刘锐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而这个决定却在两年之后让她血本无归。

 这一年,她接下了当地县城一家商场一楼整个化妆品区域的经营权,但由于缺乏经验、经营不善,不到两年,倒贴180万元。资金链断裂、人员跟不上,一系列的问题让刘锐被迫关闭了3家美容院。“什么都没了。”此时回想,刘锐仍禁不住长叹一口气。

 反思,反省,经此失败,刘锐真正开始脚踏实地。结合现在的发展,刘锐悟出了两句话:“人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要碰得头破血流。”“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

 从零开始,“母老虎”变知心朋友

 刘锐喜欢管人,从小就是。上学时,爱当班长,管同学;工作了,“不会管人,就训人”。也因此,员工给刘锐取了个“母老虎”的称号。但2003年的那场惨败不仅教会了刘锐做生意,更让她学会了“管人”。

 在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为让员工留下来,一向以严厉著称的刘老板“不得不低头”。注意说话的方式、多与员工交流,最终,很多老员工留了下来。为此,她充满感激。

 重新起步的诚和,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抓业绩。2005年、2006年这两年,诚和一心抓销售,凭借在当地代理商中良好的信誉,先赊账,后付款,刘锐重新打出了一片天。“即便再困难,借钱也要给员工发工资,决不拖欠。”这是她对员工的承诺。

 孩子的出生,让这位严厉的大老板变得更加慈爱、温情。刘锐说她把青春献给了她热爱的事业,也因此,她成了大龄妈妈。“真正当了母亲,才知道怎样去关心员工。”而也正如诚和化妆品店的员工形容的那样,“没小孩之前,刘锐眼睛里是锐气,而现在是慈爱。”

 爱管理,向数字要利润

 与很多夫妻店不同,诚和店里的大小事务由刘锐一肩挑,很多事都亲力亲为。但渐渐地她发现,这种经营方式不仅累,效率低,而且责任不明确,无法跟进店员。

 于是,2010年,刘锐开始了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方式。后勤人员、销售人员每人均有量化的考核表,精细到“没化妆扣几分,没带工牌扣几分”,责任到人,彻底改变以往出问题“一竿子打到底”的方式,层层管理,层层监督。“实现制度化用了两三年,现在觉得很轻松。”刘锐对现在的管理颇为满意。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刘锐的每位员工都有自我考核表,以此来设定每位员工的工作计划,帮助他们尽快成长。内容包括成交单数、进店人数,接单数、商品均价等项目,通过具体的数字分析,帮助员工找出销售中存在的问题。从数字中找问题,向数字要利润,这是刘锐的数字经营方式。

 “人家夫妻店,一人顶仨,两人顶六,我就一人,人家既是经营者也是管理者,我只是管理者,经营者是我的店员。”刘锐认为,让店员得到更多,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约束机制是她目前最好的管理方式。

 与别人相比,刘锐走了很多弯路,但这些弯路也帮助她更快地成长。尽管如此,对于目前的发展,刘锐并不满足。“发展速度慢,管理费用太高,要形成良性的发展,起码要有7家店。”

 如今,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刘锐依旧担忧。她认为,新疆本土专营店店主的忧患意识不强,一旦外来大连锁进入,新疆本土专营店将大受冲击。所以,她特别期待本土专营店能联合起来,共同成长。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