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5-12
  • 阅读量:2428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江杰灵

    在漳州市的四大批发市场中,占地148亩的闽南商业批发市场是其中功能最齐全、成交额最大的商业城。走过16载的闽南批发市场,目前正面临物流、仓储等基础配套设施明显不足,运营模式陈旧等问题,已经无法适应批发市场的需求和发展。一个具有现代化配套设施、运作模式一体化的新商城,或许成为闽南批发市场的商户们寻找的下一站。

    现代化物流仓储是规划重点

  修建于1996年的闽南商业批发市场,市场内停车场面积狭小,出入车辆共用一个路口,在中型货车装载的一小时高峰期里,严重拥堵时常发生。记者发现,闽南批发市场店面以四层楼房为主,室内楼梯狭窄,不便于货物搬运,大多数商户只使用了一楼的店面,二楼以上空间闲置。而原设于批发市场旁边的仓库群于2010年被征地拆迁,现有仓库群在离市场所在地芗城区十几公里以外的龙文区、龙海市,货物往返的物流成本加大,跨区经营又形成了重复收税。困境之下,“通美快消品商贸城”这个包含交易、仓储、配送、金融等功能的全新现代化商业城应运而生。漳州市通美商贸城开发有限公司是其开发商,该公司总经理李祥告诉记者,正积极配合政府推进项目,将于2013年6月与政府签订土地开发协议,预期于2014年动工建设,3年内投入使用,其中,仓储、物流是规划的重点。


  通美快消品商贸城规划使用土地319亩,建筑面积地上部分26.7万平方米,地下部分13.7万平方米,预计分为SOHO综合区、商贸区、中心调配仓、地下大型停车场几个功能区,采用大车库、大广场、大通道、大门面、大层高、大单体的集约式设计。李祥告诉记者,通美快消品商贸城将设500多部客货两用电梯,充分利用商贸城内空间,同时做到人、货、车分流,大大提高商贸城的运行效率。除此之外,中心调配仓还可出租给空间不够用的商户,根据商户货物存放的件数与天数收费。快消品行业销售淡旺季明显,商户每个阶段对仓库的需求不同。中心调配仓每个库位都有计算机管理,对客户存入的货物时间、数量了如指掌,便于管理货物进出仓日期,减少即时性货品长久存放造成的损耗和淡季闲置仓库的浪费。
  闽南商业批发市场内的800家余家商户中,大多数都有自己的物流配送车队,但不是每天所有车辆都能满载发货,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通美快消品商贸城结合专业化物流运输公司,把客商的物流配送资源联合起来,物流车辆、司机统一管理,统一规划配送路线,保证了配送和货款回收过程中的安全和高效。

    一体化运营

  批发市场除了需要合理的规划布局,先进的一体化运营模式也很重要。李祥告诉记者,通美快消品商贸城制定了货币流和货流一体化的运营模式。
  漳州老批发市场成交额大,日均现金流多达3000万元,但批发市场对此无统一规划,多为现金结算,存在高风险和高工作量。通美快消品商贸城挑选两家银行进驻,把银行的服务对象从商贸城内的几百家客商扩展到县镇村的几千家二级客商,以形成更大的现金回流。同时,在此过程中使用银行统一发放的结算卡来结算业务,降低风险,提高效率。银行由此对客商进行资信评估,为客商提供合理的资金信贷,形成良性的滚雪球效应。
  闽南批发市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综合性,而新市场的建立则更为专业化、一体化。漳州宜恒商贸负责人表示,公司会考虑在新市场初步形成的时候搬过去。李祥告诉记者,通美快消品商贸城被规划为漳州快消品专业化的批发市场,集合了食品、日用品、百货、塑料制品等十几个行业。新商贸城距离闽南商业批发市场6公里,距市区、324国道、漳州农产品批发市场均在1.5公里以内,建成后将成为漳州新快消品集散地。李祥设想,商贸城发展成熟后可以自建社区型网络实体零售终端。目前已由李祥牵头集合漳州快消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成立了漳州市快消品商会,计划在商贸城建成以后成立商贸城联盟体,商贸城内客商既是股东又是供货商,自给自足建立自己的零售终端,利用网络平台展示产品,利用社区型实体店进行零售配送,争取产品销售过程中实现最大化的主动权和利润,这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