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一白遮百丑”的传统美学观念影响,亚洲女性对于美白的追求就像人类对真理的追求一样,从未停止。在化妆品行业,关于“美白”的战争,更不曾停歇。各大品牌美白系列产品,以及各种新科技的运用使得2013美白季的战争空前激烈。
近期,在高姿2013第五届爱之旅新品发布会上,上海新高姿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丹霞直言,虽然本届新品发布会推出的丝蛋白滋润保湿系列新品属于滋润补水系列,但这仅是对高姿全品类的一个补充和完善,缓解与同类品牌竞争时无竞品的尴尬,高姿的品牌定位仍然直指美白。
高姿丝蛋白滋润保湿系列发布会现场
专注美白不动摇
此次发布会上,陈丹霞以一袭露肩宝蓝色礼服登台,艳惊全场。没有过多华丽的开场白,陈丹霞直言,“水循环动力系列”虽为补水系列,但滋润功效不足,“丝蛋白滋润保湿系列”是针对高姿2010年推出的“水循环动力系列”一个补充。高姿今后的定位仍为美白。
陈丹霞表示,目前高姿的美白产品已经占到全部产品的70%左右,但抗衰老、补水、紧致等产品只占两成多,面对这种局面,推出一套补水滋润系列,会更有利于完善高姿的品类。因为她清楚地意识到,滋润补水始终是护肤的第一个步骤。
其实,高姿专注美白26年的历史还得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高姿率先将美白概念带入中国,并创造性提出了“角质美白”的概念。1992年,高姿第二代美白系列产品“汉方八白散”诞生。2005年,高姿研发中心成功萃取天山雪莲的高效美白成分,推出晶润透白精华素。到2008年,高姿8倍白精华素上市。2009年,高姿推出首款具有美白和防晒功能的BB霜。2011年,高姿25周年臻藏肌底乳上市。2012年,高姿8重新生焕白系列上市,首次将尖端细胞美白与抗老研究相结合,实现抗老、美白两种功效二合一。
会上,陈丹霞透露:“虽然人们常说国货当自强,但是做国货还是相当的辛酸。”比如说,同样的精华液配方,如果是外国某品牌,仅15克,售价可卖到600元左右,并且还不压货。但如果把这个配方应用到高姿的产品里,价格若提到200元以上,就会有很多经销商反映产品卖不动。但即便遇到诸多困难,陈丹霞都不曾动摇打造高姿“美白NO.1地位”的决心。
高姿董事总经理陈丹霞女士亮相
借力电视栏目资源推广新品
2013年,立白集团重磅出击,大手笔拿下两个炙手可热的电视栏目,分别是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和安徽卫视的《我为歌狂》,其中,立白洗衣液冠名《我是歌手》,高姿美白BB霜则冠名《我为歌狂》。
陈丹霞表示,以单品高姿美白BB霜冠名《我为歌狂》,实属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目前化妆品都是采用品牌冠名的方式。但是陈丹霞认为,直接采用高姿美白BB霜进行直接冠名,有利于打通高姿定位美白的策略。
陈丹霞表示,自高姿美白BB霜独家冠名《我为歌狂》以来,短短7个月较2012年同期增长745%,出货量超过百万支。近亿元的整合传播,密集的电视广告投放和互联网排名第六位的强势网络投放,使得高姿与美白建立起非常强的关联度。
据了解,2013年上半年,高姿在全国拥有商场专柜323家,KA超市437家,专卖店5000家,全国共计5760个网店。高姿的美白系列产品在全系列中销售额占比达到60%以上。
与高姿合作的一档时尚美妆节目《美丽俏佳人》,更是吸引众多都市时尚女性视线,同时带动线上网络和线下终端的销量,进一步强化高姿美白专家的品牌印象。据了解,除了节目中的互动外,美妆专家将在微博中进行品牌植入,同时开展活动话题与网友互动探讨,展现高姿的各种护肤功能。
借力两档优质的电视节目资源强势推广,高姿的品牌知名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后期的新品推广作了强有力的铺垫。
对于高姿下一步的战略方向,陈丹霞透露,未来五年,高姿仍然会继续坚持美白定位,开发更具竞争优势的产品,不断洞察美白的发展趋势,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化妆品报》对话陈丹霞
“炒作、噱头我们玩不了 ,提升单店利润才是正经事”
《化妆品报》:上半年高姿以美白BB霜独家冠名安徽卫视《我为歌狂》节目,下半年会继续采取单品冠名电视节目的营销策略吗?高姿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
陈丹霞:单品冠名之后,我们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终端上,终端动销快才是根本。其实任何电视广告,不管你现在砸多少钱,都不能自然带动。因为“空投”仅是一个宣传手段,最终盈利靠的还是分销的网点。除此之外,化妆品行业有一个误区,认为搞炒作、玩噱头就会带来产品销量的增加。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确实有用,但如果将大量精力投入于此,产品的质量必定会受到影响,本末倒置。
高姿的最终主旨就是把产品质量做好,对于我们而言,代理商能不能赚钱很重要。另外,高姿管理团队的大部分成员都是从立白集团调过来的,这些人本身也不擅长搞噱头、玩炒作。现阶段,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把销售额如何提升到5亿元以上。
《化妆品报》:据了解,这次来参加会议的代理商人数接近两千人,高姿在经销商的管理上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陈丹霞:高姿经销商人数在这几年有所增加,这归功于高姿近些年的业绩增长。虽然两者都在增长,但经销商人数的增幅却不及业绩增长快,造成部分原有经销商的服务不能完全辐射到增长的网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会对这些经销商所负责的区域进行切割。另外,在高姿营销团队中,大多数经销商兢兢业业地做市场,把培训、活动、终端等一些服务和陈列力争做到完美,所以这部分经销商的市场业绩每年都在增长。而极少数经销商,“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他们不注重市场的培植和耕耘,导致产品在市场上没有什么生命力。
《化妆品报》:未来高姿会走高速铺网点的发展策略吗?
陈丹霞:在连续三年翻番后,高姿每年仍保持50%以上的增长。我们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升高姿的美白科技实力,把产品品质做得更好,提高单产利润。毕竟未来高姿会与资本接轨,最终我们需要的是品牌的盈利能力。
“蚕丝舞”巧妙地将新品的特点与舞蹈联系起来
评论:“高小姐”仍需添把火
化妆品报 李惠华
细数过往联姻的品牌,源于香港生于上海的高姿虽说算不上嫁得最风光,但比起那些被雪藏、被冷落的“嫁入豪门者”,七年前“嫁给”立白的高姿却是养得最金贵的。从每年颇费心思策划,动辄千人的华丽“爱之旅”,到近几年大手笔投入电视广告,连高姿掌门人陈丹霞都认为,相比手上另一家专做澳洲进口品的公司,她对高姿的呵护可谓是“小心翼翼、关心备至”。
的确,对于高姿这个媳妇,立白一向是捧在手心里。买下高姿后,立白不仅派出以陈丹霞为首的精干部队空降高姿,而且从第一届爱之旅高姿8倍白上市到此次丝蛋白滋润保湿系列发布,立白为其提供了强大的产品研发支持。同时,上海新高姿公司旗下其他的品牌诸如润之素、乐茉也顺势进入立白擅长的商超渠道。在热门抢手的媒介资源上,高姿也借助了立白集团背景,争得优质节目冠名权。可以说,高姿每一步高举高打背后,离不开立白显性或隐性的集团资源。用时下热门的词来形容,高姿就是专卖店渠道的“白富美”。
可是,在充满变数的专卖店渠道,出身从来都不是决定性因素。
对于专卖店老板来说,屌丝也好,“白富美”也罢,哪怕你是欧莱雅、宝洁、资生堂的“千金小姐”,到了我的店就得遵从我的利益诉求。深谙此道的自然堂、珀莱雅、丸美、卡姿兰、美肤宝等少数品牌既为专卖店保障了利润,又建立了形象,且提供大力度的终端支持,短短十年,完成了网点、品牌知名度以及资本的原始积累,进入平稳发展期,只要市场不出大动荡,江湖地位可保。至于回款在1亿元以下的中小品牌,利润高,起伏大,“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奢望长线发展。而动静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当属回款在1亿到5亿元之间的第二梯队。此梯队的特点是,产品有卖点,有强烈的进阶欲望,广告投入大,终端活动多。
对处于第二梯队的高姿而言,从8倍白系列开始就有意树立专业美白的品牌定位,今年大卖的美白BB霜又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但是这样一个有着良好基因的品牌,若在竞争对手不断炒作噱头和步步相逼之下再不出手,似乎就很难挤入第一梯队。
怎么办?
添把火,真正成为专卖店首推的美白第一品牌。这不仅意味着高姿品牌的市场决策要更接地气,同时也是对其代理商服务团队的细致要求。事实上,为配合新品铺市,高姿下半年在终端有更大力度的一系列推广计划,全力动销以保障经销商、终端店的资金流动和盈利能力。这一系列计划要求包括代理商在内的高姿团队自上而下、齿轮相扣地运作,否则,只依赖厂家吆喝,再完美的策划也只是空中楼阁。
话说回来,风物长宜放眼量。下一个“大牌”就诞生在这个1亿—5亿元的阵营里,它考验的不仅是品牌运作市场的能力与水平,更是代理商的眼光和魄力。
用蚕丝设计的高姿LOGO
会下微博:
青海美丽达日化总经理 王欣玲
这次会议开得挺成功,一是互动性强,发布会上小P老师与经销商互动环节很有吸引力;二是,请专业老师为经销商讲课,可信度高;三是,下午的订货会,现场满20万元,就送价值68000元的工具车,挺抢眼。
济宁飚新日化总经理 王国营
发布会无论是舞台的布置、新品展示环节都做得越来越细致了。特别是用蚕丝设计的高姿LOGO ,很好地彰显出新品的设计理念,达到了宣传新品的效果。
徐州靓靓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粱大庆
在互动性和趣味性有所增强。特别是晚上的《我为歌狂》全明星演唱会,舞台设计效果非常好,气氛也很热烈,经销商与明星联袂对唱和幕后花絮环节,很有新意。
河北秦风日化总经理 杨占峰
可以用“高端洋气上档次”来评价这此发布会。会议让我感受到高姿工作人员的努力付出和敬业,也坚定了我对高姿品牌的信心。
武汉丰兆传美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军
感觉这次会议信息量丰富,宣传手段生动,发布的新品品类齐全。新品秀给人非常直接的感官刺激。同时,厂家的营销推广思路很清晰,复合式营销推广策略,紧贴市场实际发展轨道,让人易接受。(文字整理:化妆品报 黄雨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