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一项“广州共识”开启了中国日化行业对外融合与合作的新篇章,中国—东盟日化行业合作委员会将成为活跃中国日化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的引路者。

△广东省日化商会第六届理事会就职典礼合影
CBO记者 李娜 广州报道
2017年3月19日,2017广东省日化商会(下称商会)年会在广州东方宾馆拉开序幕,大会不仅选举出了新一届(第六届)理事会领导班子,还成立了“中国—东盟日化行业合作委员会”,并顺利召开了中国—东盟日化行业合作论坛。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从会议现场获悉,本次大会审议通过了会长陈凯旋作的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主席黄家武做的第五届理事会财务报告,上一届商会会长立白集团董事长陈凯旋、商会主席好迪集团董事长黄家武、秘书长余雪玲续任新一届理事会领导班子。
>>> 融合与合作成关键词,中国—东盟日化行业合作委员成立
余雪玲以《迎接融合新时代 开创合作新格局》为主题,向大会作第六届理事会工作规划。她表示,商会已逐步完善了搭建企业与政府沟通交流、企业间相互学习、企业间相互沟通与合作、提供快捷信息服务、提供企业宣传等五大基础平台的工作,并成功搭建了企业与其他行业联盟与合作的平台。她指出,接下来,商会将全面开展对外融合与合作,因此“融合”与“合作”也将是商会新一届的工作重点。

△广东省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玲
为推动企业进一步的对外融合与合作,广东省日化商会在3月18日的闭门会议上与首批50个委员会企业签署了“广州共识”,并在19日的广东省日化商会年会上成立了中国—东盟日化行业合作委员会,此外,商会还将在新一届理事会工作中合作共建广东(三水)日化产业基地并成立中国日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而为了更好地将对话融合与合作工作落地,商会把持续推进GMPC项目工作、继续深化产品包装合规性研讨的基础上对标签标识文案进行研讨、开展东盟地区法规学习、启动对欧盟等国家/地区的法规研究、以项目形式来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的分析和应用等十大细节写进了第六届理事会工作计划。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在致辞中指出,东盟与中国各企业在双方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等方面还不够了解,还存在许多的合作局限性,尚需要通过组织考察、培训交流等一系列形式来推动双方地对接,以更好地与东盟打造优势互补产业链,避免恶性竞争。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
许宁宁称,中国的日化企业需要积极打造地区型国际品牌,走出国门与泰国、马来西亚、等知名品牌进行合作,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行业竞争,此外,东盟有成熟的国际认证和清真认证体系,利用认证可以帮助中国企业积极开拓清真市场,争取增量消费者。

△广东省日化商会会长陈凯旋
陈凯旋认为,中国—东盟日化行业合作委员会为中国日化企业布局全球提供了更有保障、更系统、更便捷、更安全的平台。
>>> 中国日化企业进军东盟,法规差异和国际认证成最大挑战
会上,文莱国家工商会顾问Mr.Dato Paduka Hamdillah H A Wahab、菲律宾化妆品工业商会会长Silliman S.Sy、缅甸化工协会会长Win Htin、印尼化妆品协会副会长Juanita Aditiawan、新加坡制造商总会与能源化工组主席Li Suet Man、柬埔寨中国港澳侨商总会副会长Mo Shun Kan 、泰国企业代表Peter Williams 以及老挝企业代表 Souksawan Bounmark一一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东盟各国的化妆品行业状况。

△中国—东盟日化行业合作论坛
文莱国家工商会顾问Mr.Dato Paduka Hamdillah H A Wahab表示,文莱有很好的油气资源,化工产业也是文莱的核心产业,GDP发展可以同发达国家相媲美,且50%的文莱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还有很多的人接受过汉语教育,他认为,中国的企业投资文莱不仅可以给当地提升就业率还可以享受当地良好的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
印尼化妆品协会副会长Juanita Aditiawan指出,中国的企业想要进入印尼,首先要攻克的可能就是两国在化妆品法律法规方面的差异。她还透露,到2019年印尼所有的化妆品都将实现认证,化妆品的国际认证对于中国日化企业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而菲律宾化妆品工业商会会长Silliman S.Sy表示,菲律宾信用卡的普及程度不高以及当地的岛屿众多带来的物流障碍等现状给中国日化企业试图通过线上方式进军菲律宾带来很大挑战,他建议中国企业采取与菲律宾当地化妆品企业合作的方式,资源共享,合力开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