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6-26
  • 阅读量:9168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周尧

自今年2月浙江警方查获一起货值8.27亿元的化妆品制假大案之后,日前浙江警方再破大牌化妆品制假、售假案,货值高达上亿元。

 

CBO首席记者 周尧

假货问题似乎正愈发严峻,就连看起来很正规的化妆品企业在暴利面前也不惜铤而走险,参与制假售假。浙江省近日又破获了一起特大跨境制售假冒化妆品案,案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被仿冒的品牌包括资生堂、欧莱雅、联合利华、倩碧、NARS、伊蒂之屋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而代购、微商售假的监管盲区则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 “正规”公司铤而走险,制售假冒化妆品179万件!资生堂、欧莱雅遭仿造
  
浙江省东阳市公安局先接到举报称:“东阳境内有生产销售假冒化妆品的窝点”。后经东阳警方专案调查,很快锁定一家位于东阳江北街道的化妆品企业。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企业由一对夫妇经营,除了生产自己品牌的化妆品,民警发现它还生产销售资生堂、欧莱雅、联合利华、NARS、伊蒂之屋、倩碧等知名化妆品品牌。经警方向品牌方核实后确认这家企业存在造假行为。



据了解,这家企业以生产口红、粉底液等彩妆产品为主。从表面上看该公司是一家很正规的化妆品制造公司,所有手续一应俱全,相应的人员及各个部门,运营井然有序。警方称,“这家公司结构非常完整,理疗室、配料室、一应俱全,生产包装车间,仓储室,仓储还分为原材料仓储以及生产之后的成品仓储,整个是一个生产流水线作业,从灌装包装到外包装到成品全部一次性完成。” 



在整个收网抓捕行动中,警方共查封生产线5条,生产设备18台,成品包装间2处,外加工窝点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6人,查扣假冒化妆品179万件,包装盒440万件,根据被仿冒品牌出具的价格鉴定报告书,涉案货值总额超过人民币一亿元。从现场查扣的化妆品看,外包装和正品极为相似,确认为高仿产品,普通消费者很难辨认真伪。



从查获的销售单里,警方发现这家企业外销的假化妆品成本只要一块多,甚至是几毛钱,但成品的价格可以翻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单据显示一只某品牌唇彩,批发成本价在八角到两元之间,但如果是正品唇彩的话,销售价则在80元到150元之间。也正因有如此高的利润差,犯罪嫌疑人在暴利面前才最终决定铤而走险。

>>> 大数据打假显“威力”,代购和微商仍是监管盲区
 
随后警方陆续摸清了这家企业制假售假的基本组织框架。老婆负责在义乌市场接单,老公负责在东阳组织生产。2015年底至2016年初他们便开始大规模制假售假,而这些假冒化妆品全部销往国外,大部分是销往伊朗,还有一部分销往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假货在进入其他国家之后的流向很难查清楚,也有可能返销回国内。”警方表示。



如何杜绝假货,一直是品牌方的难题。据《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了解,目前国内的打假力量主要来自品牌方、政府有关部门和电商平台三股力量。某外资品牌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通常大一点的品牌都会在设置专门的打假部门,常年与供应商、渠道商和司法部门联合起来,尽可能杜绝假货。但对于线上渠道,监控难度大,品牌方确实很难从源头上进行打击,只能依赖于电商平台方自查。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仅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每年因为假货的冲击导致的直接损失就超过10亿元,而其每年在中国市场的打假投入高达千万元。但随着中国市场渠道日益复杂,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兴起,给假货提供了全新的销售渠道。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郑俊芳2016年5月份甚至对媒体表示“现在阿里一年打掉的假货,比线下各种打假活动三十年打掉的总和还多”。



事实上,上述案件线索也正是来源于线上平台的举报。据记者求证,在今年3月份,东阳公安局接到的举报正是来源于淘宝。在此之前,由阿里巴巴牵头的“大数据打假联盟”今年1月在杭州成立。作为电商平台的“老大哥”,淘宝在加强自身平台的监管方面进行着不懈努力。但代购、微商等渠道目前则仍属于监管盲区。



“在电商渠道主流化的今天,网络售假成为不少化妆品品牌方需要面临的头痛问题。此前是电商,现在微商、代购也成了这些假冒伪劣产品销售的重要端口。”某进口品代理商向记者坦言,“但这些平台又面临着制度不健全的根本性问题。政府在监管上相对滞后,对微商的监管,也存在调查难,取证难等问题”。

v

就目前来说,假货还很难从根本上被铲除,只能是各方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引导消费者通过正规可靠的渠道购买产品。该进口品代理商表示:一方面,消费者要对于网上折扣超低的所谓“正品”提高鉴别能力,发现假货及时向电商交易平台投诉;另一方面,平台方与品牌方也可以适当以“奖励”的形式回馈举报查证后属实的消费者,从而让消费者意识到“打假”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鼓励消费者投身到打假维权的行动中来。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