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杨烁
诗仙李白在《古风》三十六中有云:“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讲的就是楚人卞和虽失去双脚,仍执着三献“璞”予厉王、武王和文王,最终宝玉为慧眼所识,并引出流传千古的“和氏璧”之说。
显然,占据化妆品高端市场领导地位的欧美企业也曾有对“宝玉”视而不见的时候,在错过了近十年的大好光阴之后,欧美高端品牌纷纷推出集修颜、隔离、防晒等多重功效于一身的BB霜,分食BB霜市场蛋糕。
欧莱雅旗下兰蔻品牌率先推出高端定位的柔皙遮瑕隔离乳产品,由于邀请了炙手可热的好莱坞明星艾玛沃森代言电视广告,该产品宣传中还有一个更简洁响亮的名字:明星BB霜,当然,30ml零售价格520元更显示出明星地位。随后,雅诗兰黛在最快的时间内推出了密集焕白修颜霜与前者在电视广告与百货店终端针锋相对,同样这款产品也有“全新养护BB霜”的别称,30ml零售价460元同样不那么平易近人;同为高端护肤领导品牌的Dior也不甘寂寞,最新推出雪凝亮白防晒BB霜产品,30ml零售价格490元紧随其后。而奢侈品牌香奈儿更是直接推出BB霜的升级版新品:保湿隔离修饰乳,简称CC霜,30ml零售价格高达580元。
追根溯源,BB霜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德国,BB源自Belmish Blam的缩写,即伤痕保养霜。由于BB霜具有修饰伤疤和保养肌肤的功能,后来被沿用到日用化妆品领域。BB霜产品在2000年左右热销于韩国市场,有些品牌仅靠BB霜一个品类就能“行走江湖”,在其后的七八年间BB霜始终经久不衰。化妆品业内人士曾经表示担忧,BB霜还能热卖多久,未来的替代产品是什么?
然而,市场的担忧显得过于紧张,时至今日,不仅中国绝大多数本土品牌均推出BB霜产品,欧美高端品牌也重拾这一原创概念,重磅推出高端BB霜、CC霜概念新品加入竞争。
历经数次回暖,BB霜已经成为化妆品市场的特殊现象,一款单品,兼顾护肤、保养、遮瑕、防晒、隔离多重功效,甚至大有变革护肤和化妆传统之势。然而,BB霜的大行其道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另外一个现实问题:每个品牌都推出BB霜产品,每个品牌都从中或多或少取得收益,而且BB霜也从50ml零售价200元左右价位,一路降至50ml会员活动价19.9元,然而消费者却越来越难找到心目中的专属。
BB霜热卖了,品牌在哪里?
回到BB霜的起源,尽管欧美品牌浪费了可以在BB霜概念上赚钱的数年时光,然而他们却抓住了培育消费群体、建立品牌口碑的重要机遇。当兰蔻、雅诗兰黛、Dior、香奈儿成为不可取代的高端品牌标杆之时,包括BB霜在内的所有概念产品的定位和价格则完全可以重塑。400元、500元、甚至1000元的“BB霜”从理论上来看都可以成立,因为消费需求决定市场,而品牌可以培养消费群。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兰蔻、雅诗兰黛、Dior和香奈儿均推出了“BB霜”产品,然而这些产品的正式名称却是隔离乳、修颜霜、防晒乳、修饰霜,BB霜则是类似于“小黑瓶”、“小棕瓶”、“小白瓶”等别称,只是作为增强联想度和辅助记忆的一种广告传播策略。显然,欧美高端品牌首先看重的是消费者需求热点,而并非“BB霜”、“CC霜”或者“DD霜”本身。只有将品牌战略放在营销推广的核心位置,市场概念才能真正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