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化行业的经销商而言,渠道好比建筑的基础,渠道的开发和维护,离不开物流系统的支撑。经销商们积极扩展优质渠道,并以高效的物流保证售前、售后服务,稳扎稳打做市场。
经营受创,利润压缩
说起近几年的经营,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都反映市场惨淡。广西大佳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家雄称,在2010年以前,公司销售增幅达到25%至30%,2012年的销售增幅仅有18%。“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我们也没有感受到这样大的冲击。”河北保定大发日化总经理张焕发也表示,虽然2012年公司整体销售额上升了13%,但是利润空间却下滑了30%。
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导致经销商利润空间被压缩。吴家雄告诉记者,公司前期在终端促销、陈列、人员等方面投入了很多费用,但效果并不理想。以前在一个卖场投入2万元,可以盈利10万元,但今年投入相同的钱,只有5万元或者更少的收益。“但是不投入,情况就更差”,作为强生、黑人、高露洁等知名品牌的代理商,高销售任务和现实情况让吴家雄感到无奈。同时,人员成本也是一项大的支出,大佳商贸人员工资每年要提升15%,而终端促销人员又是必不可少的。
渠道开发,从物流做起
广西科桂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总经理李振国表示,越是在整体环境不佳的时候,越要打牢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大的飞跃。而要夯实市场基础,渠道开发、下沉成为经销商的首选。吴家雄表示,公司从去年开始注重渠道的开发和维护。大佳商贸现在覆盖了桂中地区(柳州、来宾)100%的乡镇网点,对于无法触及到的偏远乡镇,则发展下级分销商。经过两年的集中开发,公司2012年的网点数量增加了20%。
渠道越广,对物流系统的要求也越高。前几年的迅猛发展,遮盖了许多物流管理细节上的瑕疵。吴家雄告诉记者,以前如果某品牌利润不达标,公司就会淘汰这个品牌。但这种淘汰所参考的标准过于单一。卖场要求所有品牌到货率达到100%,经销商更多将物流力量用于只有20%的条码但能创造80%销量的品牌供货,对于销售表现一般的商品,只能达到80%的到货率,其销量自然也不能保证。
放慢脚步才能看清问题,大佳商贸开始从基础物流做起。吴家雄告诉记者,公司有10台货车,以前是按照固定的周期和路线,每3天或者5天向一个地区配货。但很多客户临时下订单,货车不会随时发货。现在,公司使用自有车队加物流公司的模式,对于不能及时配送的货物,就通过物流公司进行配送。保证客户订货24小时以内将货物送达,既使客户满意,又节省了公司物流成本。
科桂公司的渠道覆盖到了南宁地区所有乡镇市场90%的网点,在每个镇上都设有200平方米的仓库,并配有2台货车。李振国告诉记者,每个仓库能够辐射方圆80公里的市场,1个小时就能将货物送达最远的网点。同时,公司的车辆每周根据固定路线拜访一次客户。李振国称,公司的物流成本没有减少,但是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快的服务。得益于物流的改善,科桂所代理品牌在流通渠道的销售能够与终端同步保持每年30%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