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2-28
  • 阅读量:997
  • 来源|
  • 作者|李娜

不久前,苏宁电器更名苏宁云商,此举虽有“表决心用力过猛”之嫌,但零售企业涉足互联网领域的自信已然表露无遗。传统企业历经数十载“被冲击”的苦不堪言之后,换被动接招为防守进攻的打法似乎正为他们铺就一片转机。

化妆品企业鲜有苏宁如此魄力,但有了膜法世家、御泥坊等淘品牌成功问路之后,一些传统化妆品企业已经悄然出击,并面向网络渠道推出专供品牌。然而,面对崭新的战场,传统化妆品企业除了自信,还有哪些担心?

从被动接招到主动进攻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称,2012年化妆品网购交易额占化妆品零售总额的占比在21.9%左右,也就是大约四分之一的交易额产自互联网。从2008年—2012年,化妆品网络购物交易额占化妆品零售总额分别是4.6%8.4%12.2%16.3% 21.9%,增长是显而易见的。

2012年,化妆品品类网购在整个网络购物中的占比只到5%,而服装占比26.5%3C家电占比18.4%,这样一种差距激励着不少零售企业蠢蠢欲动。“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在电商领域护肤专供品牌尚未成红海之际,掘金电商已经是成就传统零售企业最新增长点的利器。比如广州幸美股份经过多年的发展,旗下多品牌运营,市场渠道几乎已经覆盖全国各类型网点,但唯一的缺口就是电子商务,在看到网络的巨大商机之后,2010年,幸美顺势而为,推出肌情电商品牌,掘金电商。

CBO记者了解,目前肌情处于行业商家100之内,会员数量突破60万,业绩持续稳定增长。2012年双十一,肌情品牌当日销售排名为全淘宝化妆品类目第33名,多款产品位于淘宝搜索前列, “这对仅仅运作两年的肌情品牌来说,成绩还是比较优异的。“肌情品牌总经理李佳对肌情的表现表示满意。

PK淘品牌,传统企业难自弃

事实上,很多淘品牌目前都面临转型,由线上转线下,膜法世家等品牌均是如此。相反,由于在研发、生产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传统企业切入电商,推出专供品牌比电商企业优势明显。总结电商品牌的既往教训,结合自身优势,又深处移动互联带来的巨大变革,零售企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以肌情为例,在团队打造上,肌情秉承了幸美一贯的内部培养机制,明确的KPI考核与激励、升迁机制,目前肌情已经从2010年团队最初的3人发展到目前的100以上,流动率低,团队成员以80后为主,中层管理员工平均在公司时长3年;在品牌推广上也有明确的预算机制:销售额的15%,这在同行业商家中处于靠前位置。“而且肌情不但局限于淘宝平台内部推广,电视、杂志、明星代言等方面均有投入,这也是众多淘品牌无法比拟的。“李佳认为。

此外,借助传统零售渠道运作化妆品牌的优势,传统企业在切入电商之际都比较注重会员建设和营销服务。经过两年的累积,目前肌情品牌已经拥有会员60万人,在会员营销方面特别推出新的会员服务政策,建立专门服务会员的体系,精准针对顾客需求提供服务,提高会员的回购、满意度,从而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体验式营销是所有电商品牌的短板,这一点无论是淘品牌,互联网品牌亦或电商专供品牌都无法改变的硬伤。“体验式营销将是电商品牌很长时间内的一个痛,其次由于销售周期快,后端供应链的管理(包括库存管理、物流管理)将极大地考验着电商品牌运营团队的智慧。”李佳表示。

半路出家——受限团队和网络资源

然而,电子商务领域是一片特殊人群的战场,留恋于此的都是一些网络高手,用成都相宜本草代理商李建波的话讲“电子商务是一个圈子”。李建波给CBO记者罗列了一圈子的人,甚至包括做图书以及平台的一批电商人,想要做电商,这些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缺少网络资源,杀进去不是死路一条,也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广州幸美集团电子商务肌情品牌总经理李佳称:“传统企业切入电商领域,资金、产品都不缺,最欠缺的是熟悉电子商务运作的团队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比如和淘宝、天猫、京东、苏宁、1号店等的合作资源。”

不仅如此,网络专供品牌的分销是目前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商家都控制分销商参与淘宝平台的相关官方活动,肌情在这一块选取比较开放性态度,以分销跟厂家共赢为目的。代销方面肌情做好价格控制和管理,维护分销质量也会适当的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李佳介绍。分销则采用代理、经销、代销(一件代发)3种形式,分别对这3种进行各重点维护对象,不同等级的分销商给予不同的支持方式。

平台流量战、品牌价格战长久存在

电商专供品牌的诞生,显然离不开网络平台的迅猛发展,李佳认为,化妆品企业在电商竞争格局主要要从平台、品牌方两方面来看。

B2C市场已经逐渐形成了天猫、京东、苏宁第一阶梯军团,并逐步自建物流系统、数据系统为消费者以及卖家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但流量依旧是现阶段各大B2C平台抢夺的重点,这也预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商品牌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因为源头的流量贵了”。

在品牌方而言,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本质还只是停留在价格战层面,各大品牌方折扣、促销你来我往,一年365天几乎没有停过,杀得是异常激烈,同时假货也数不胜数,在国家层面,电子商务也没有出台有效的法律法规。“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子商务品牌的市场环境还将是以混乱的价格战、流量战为主。”

当然,这不能否认电子商务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PC端后,还有移动电子商务的一个高潮。

“至于谈到今后电商品牌发展趋势,价格战后回归的是品牌营销,容量性增长之后是结构性增长,品牌要想规模突破,电子商务作为销售渠道之一,不足以支撑品牌。电子商务品牌再度回归实体市场不是没有可能。行业里的御泥坊如今就是这么做的,相宜本草在这一方面也是翘楚。”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