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末,在广州某电子商务培训会上,挤满了前来“取经”的传统渠道商。广州某护肤品公司老总向阿里巴巴旗下《卖家》杂志记者吴文敏抱怨,看上去前途光明的电子商务,大家都想去“淘金”,就是不知道如何才能“入得了门”。
由不得这位老板不心急火燎。
据互联网研究公司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化妆品成为网络零售市场的第三大品类,中国化妆品网购渗透率已超过20%。到2015年,化妆品网购市场整体规模将逼近1300亿元。事实上,淘宝“双十一”屡次创下的销售纪录不仅是一场网购狂欢的见证,也让以往傲慢自大的传统渠道为之颤栗。化妆品电子商务,早已不再停留在小打小闹的层面,而是可以和传统百货、超市、专卖店并驾齐驱的四驾马车之一。
金光大道已开启,无论未来是否能畅通无阻,卡位要紧。
电商那片海
2012年12月6日,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葛文耀在微博上写到:“家化前年成立了电子商务创业团队,今年占公司销售4%左右,与全社会零售比例差不多,但与行业水平还有差距。公司会更支持这个创业团队,全面部署,争取成为新的增长点。”十二天后,在上海家化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葛文耀再次表示,“希望在电子商务方面有比较强的表现,产品线全面发展。预计明年(2013年)比今年(2012年)增长快。”
拥有百年历史的行业老大闻风而动,电商显然已经成为国内化妆品企业不可忽视的又一片蓝海。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11年,中国化妆品网购规模达372.6亿元,在网购整体中的占比为4.86%。2008—2011年,化妆品网购交易额在化妆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从4.6%攀升至16.3%。艾瑞预计,到2015年,化妆品网购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1273.2亿元,届时化妆品网购占化妆品总零售额的比重将达27.5%。
艾瑞咨询分析师黄渊普向本报记者介绍,就化妆品行业而言,品牌直营、官方授权和非官方渠道(包括来自线下窜货、水货、假货)等各种网络销售渠道,使得传统品牌的网络渗透率达到了100%,而通过官方渠道包括授权销售的品牌只占到50%。除了淘品牌(御泥坊等从网络渠道成长起来的品牌)采用品牌直营的销售模式,大部分传统品牌包括国产品牌和外资品牌主要采用代运营的模式。
黄渊普分析,从化妆品线上销售来看,知名品牌尤其是国际品牌仍然是主流,外资品牌占60%-70%的市场份额,且增势明显。而护肤和面膜是热门品类,共同销售占比50%。同时,国产品牌线上渠道的成长速度高于线下渠道。
另一方面,从化妆品线上渠道来看,淘宝网(如不特指,均包括“天猫TMALL”,下同)一家独大。据艾瑞统计,淘宝网的化妆品卖家超过25万家,占据了国内化妆品网购近76%的份额,而聚美优品、乐蜂网等化妆品B2C网站和京东商城、当当网、亚马逊中国等涉足化妆品网购的线上通路份额加起来还不足三成。艾瑞2012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从整体网购市场来看,化妆品是继鞋服箱包和3C家电之后的第三大网络零售品类。
化妆品与电商之间的耦合已然开始全力运转。
动静分明
尽管如此,对于“触电”,国产品牌比外资品牌要积极得多,小品牌比大品牌要大胆得多。而鉴于目前淘宝在化妆品网购所占份额之大,各品牌在淘宝上“卡位”也可看成是化妆品电商领域当下竞争的一个缩影。
据悉,2011年,淘宝网成交排名第一的品牌雅诗兰黛年成交额超过7 亿元。而事实上,雅诗兰黛至今未在淘宝上开设官方旗舰店。除了以代运营方式运作的SK-Ⅱ天猫旗舰店,雅诗兰黛,兰蔻、香奈儿、迪奥等大牌均未在淘宝上开设官方店。
与此相对应的是,本土品牌在电商渠道更主动。据淘宝内部2012年下半年数据显示,阿芙精油和相宜本草占据了天猫“美容护肤/美体/精油”类目销售前两位,居玉兰油和巴黎欧莱雅之上。随着淘宝战略转型,着力塑造 “天猫”影响力,近一年来,以阿芙精油、御泥坊、膜法世家、芳草集、PBA等为代表的“淘品牌”摇身一变成为“天猫原创品牌”,以期摆脱“廉价、低质、山寨”的草根形象,巩固其线上渠道的领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佰草集、自然堂、珀莱雅、丸美等在传统渠道表现强势的本土品牌在线上却差强人意。
对此,化妆品电商代运营公司丽人丽妆CEO黄韬认为:“200元以下的产品是大众化妆品的主流价位,这个价位所对应的消费群体也与我们的网民有着高度的重合。而顾客对大众化妆品品牌的忠诚度不高,只要你有卖点,促销活动也给力,顾客很容易达成购买,因此对比线下,定位于大众化妆品的‘淘品牌’在线上突围更轻松。而高端品牌的消费群体对品牌的忠诚度更高,譬如有人到上海出差,特意要到兰蔻专柜买化妆品带回去,虽然网上也会有,但是网络产品、价格太乱,影响顾客的信任度。”
进一步说,如果这些高端品牌开设天猫旗舰店,价格也是十分敏感的因素。黄韬认为,如果不做活动,高端品牌线上旗舰店优势就不大,如果做活动,哪怕与线下专柜有一丁点的差别,反映在价格上也会有几十甚至上百元的差距,因此至少目前来看,走不走线上渠道或者开不开天猫旗舰店,对高端品牌的整体销售影响并不大。”
相对那些有着传统渠道优势的本土品牌来说,“‘淘品牌’最大的优势在于轻装上阵、营销灵活,他们没有线下渠道的‘包袱’,不用顾忌线上与线下之间的冲突,所以发展快速。”黄渊普如此认为。
当新渠道的前景有着太多不确定性时,这些传统品牌更甘于守住自己原有的市场份额。甚至对于经销商颇为诟病的线上线下相互窜货的问题,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某电商代运营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该公司曾接手本土某知名品牌在淘宝上的旗舰店运营,但是一年下来,该旗舰店销售不到2000万元,而由于线下经销商的窜货,该品牌每年在线上要甩掉4亿元的库存。因此,线上旗舰店也只是个空壳而已。
杭州网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CEO林振宇认为,电商的基因是“短、平、快”,传统企业触网需要有敏捷的反应速度和对网络渠道的支持。此外,产品要适合网络渠道销售,准确定位,产品细分,注重消费者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