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9-23
  • 阅读量:1595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熊秀娟

    CBO网讯(记者熊秀娟)9月15日至17日,第三届环氧乙烷(EO)及下游产品技术与市场研讨会在江苏扬州召开。研讨会围绕“由明星盈利产品到大宗过剩产品、再到全线亏损产品的环氧乙烷(EO)”全面过剩的现状,探寻解决方案。造成EO大量过剩的原因是什么?对下游成品有有哪些影响?哪些途径可解决EO过剩困局?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李中在研讨会上表示,作为精细化工新材料母体产品的EO,因受上游乙烯供应紧张和自身高危属性制约,国内曾长期处于短缺状态。近十年特别是最近几年,巨大的需求缺口和暴利引发了一轮建设高潮,导致EO全面过剩很快出现。

    资料显示,“环氧乙烷(EO)”是一种有毒、致癌的有机化合物,以前被用来制造杀菌剂,易燃易爆,不易长途运输,有强烈的地域性,被广泛应用在洗涤、制药、印染等行业,在化工相关产业可作为清洁剂的起始剂。

    作为工业使用的敏感化学物质,产能过剩到什么地步?为何会造成大量过剩?

    全国环氧乙烷及下游产业发展协作组理事长顾其昌介绍,国内EO产能由2005年的37万吨,经过10年扩张,到今年底将达到395万吨,2014年将新增151万吨。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位盘整和上游乙烯价格坚挺的情况下,过剩导致国内EO竞争加剧。

    那么EO大量过剩对下游成品将带来哪些影响?

    山西日化研究院主任耿涛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EO大量过剩这一消息对洗涤产品生产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利好消息,EO的产能过剩直接造成该原料价格的下调,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也有资深化工分析师认为,但从化工产业上下游全线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来看,EO的大量过剩给上游带来压力,最终影响到整个化工产业链。

    随后,记者访问有着20多年化工研究经验的资深化工工程师,现为深圳市旗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程师的黄艳敏女士。

    黄艳敏分析,环氧乙烷(EO)大量过剩与欧盟对EO的致癌、高危等宣称有关,类似“本品不含环氧乙烷、对人体安全”的宣称导致原本添加环氧乙烷的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回避环氧乙烷的使用。在国际欧盟组织的宣称引导下,对产品品质有高要求的企业已减少或直接寻求安全替代新原料取代环氧乙烷,对这类企业而言,环氧乙烷的过剩则没有多少影响;对另一类在洗涤产品生产过程中仍添加环氧乙烷的化工企业而言,环氧乙烷的过剩对仍添加环氧乙烷的企业的利益角度是好消息。

    9月17日,研讨会最终得出结论:唯有暂时“冻结”新增产能,强化行业自律和协作,并加快研发下游新品,拓展产业链,培育和引导新需求,才能实现自救。

    黄艳敏补充分析,环氧乙烷除在化工生产领域被用作清洁剂的起始剂外,还被大量用于印染业。因此,上游环氧乙烷生产企业转变推广方向,扩大环氧乙烷在不直接接触到人体皮肤的领域的运用,或许不失为一种解决困境的办法。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