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柴静推出其公益环保视频《穹顶之下》,不到三天时间里点击量过亿,“刷屏”各大社交网络平台,“防雾霾”三个字引起前所未有的热议。随即,不少化妆品企业立即行动,搭上此“顺风车”,“防雾霾”产品、文案蜂拥至眼球。
CBO记者 何辰
从科学意义上讲,化妆品到底有没有“防雾霾”、“防污染”的作用?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上主打“防雾霾”功能的化妆品,到底是“噱头而已”还是“确有其效”?《化妆品财经在线》也拿出“百万分”精力,对此进行科普调查。
化妆品企业纷纷借势“防雾霾”专家批“重营销轻技术”
柴静《穹顶之下》近日大热。《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在百度搜索“化妆品 防雾霾”关键词,首页显示出数条“雾霾化妆品”的信息,倩碧、悦木之源、妮维雅男士等品牌纷纷借势“防雾霾”做产品推广。而丸美号称“第一款抗污染真保湿系列”新品也借机提前上市,主打“抗污染”概念,刷爆微信朋友圈。
再看各品牌的微信公众号,反应亦迅速。韩束品牌微信公众号迅速发布《穹顶之下,肌肤节节败退》的文案,宣称韩束墨菊BB霜可以“抵御雾霾”,是“肌肤的第一道防线”,而其主打“新鲜的力量”的一叶子面膜则负责“击退雾霾伤害”。无硅油洗头水品牌滋源发出“拒绝污染和伤害,从头开始”的宣传语,表示“拒绝硅油,让头发健康深呼吸”。美加净则推出“穹顶之下,告别尘世美,留住美加净”的文案,推出其青瓜沁水保湿洁面乳、海藻深层净颜洁面泥、健肤沐浴露“抗霾三部曲”。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发现,一众品牌虽反应快速借势,但均只止于防雾霾的“口号”,并未具体标明哪些成分或技术,对哪些污染物质具有怎样的防护或抵抗作用。
对此,有行业人士直斥“想问问那些自诩能抗雾霾的化妆品们好意思吗?科学吗?”,认为“借势要有度”。《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数位行业资深专业人士,他们对“目前国内化妆品品牌产品真的具有抗雾霾功效”均表示怀疑或迟疑。
某行业资深专业人士坦言,柴静刚“火”,化妆品企业立刻都开始“防雾霾”了,其“功效”有待商榷,毕竟产品都需要研发和生产周期,并建议企业“凭证据说话”。他强调,“防雾霾”背后的目的很重要,如果企业只是“抖机灵”、“借势捞一把”,长此以往会对企业的商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更有甚者,会让消费者对科学产生不信任感。“而如果企业真的为了解决污染问题,满足消费者对防污染的需求,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则具有积极意义。”
而前上海家化科研部副总监、佰草集中草药研究所所长李慧良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电话采访时则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化妆品是否具有抗污染功能,需要企业拿出具体的科研资料和数据支持。”
“雾霾”确实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这是个化学反应
根据世界三大香精香料生产商之一的德国徳之馨公司出具的一份专业科研报告显示,每个细胞中都存在一些与各种类型的毒性物质相结合的特定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由于可接受毒性化学物质故而成为受体,而在科学领域,有一种与芳香烃这一毒性物质结合的蛋白质受体,被称为芳香烃受体(AhR)。也就是说,人们皮肤中本来就存在物质可能与外在污染物发生反应。
上述报告称,通过AhR的活化作用转移外来化学毒性物质会导致皮肤刺激、特应性皮炎、痒感,甚至诱导皮肤衰老、癌症等。如此看来,含有毒性的外界污染物确实会对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曾参加编制有关化妆品皮肤病的七项国家标准、负责编写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人体试验部分,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国内著名医学博士刘玮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对报告中的说法表示肯定。
记者还注意到,该报告还称,污染物接触到含有水及油脂的防护层后,会转化成酸性的过氧化物,从而导致皮肤干燥并出现皱纹。另外,粉尘污染会导致皮肤毛孔堵塞,清洁不净致使毛孔粗大、油脂过度分泌等皮肤状况。
国外“抗污染”化妆品早已问世 技术有专业论证
相对于国内企业近乎“炒作”的行为,一些国际大牌早就瞄准了这个功能诉求作为产品卖点推出了特别的产品。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了解到,国外“抗污染”化妆品早已问世,例如娇韵诗的一款“E3P抗污染保湿喷雾”,宣称是“全球第一款能对抗电磁波的科技新产品”,而其“清透美白防晒乳液”则宣称能够“保护肌肤免受大气污染、自由基及电磁波的上海,E3P抗污染复合素能够中和自由基及环境污染原”。
碧欧泉的一款“透活净化防护喷雾”则自称是“市场上第一款防辐射、防污染、防干燥的喷雾”,宣称产品中含有的“甘油薄膜”具有外层物理防护作用,“如同隐形面罩隔离辐射粉尘和细菌污染”。此外,兰嘉丝汀的“理肤净化活颜洁面膏”宣称能够温和溶解污垢并清除所有肌肤因污染而沉淀的浊质,疏通被堵塞的毛孔。
化妆品是否真的可以达到“抗污染”的功效?又是通过什么原理帮助皮肤“抗污染”的?
李慧良表示,清理滞留在皮肤上的污染物,第一可以使用清洁产品;第二可以使用有效成分中和,降低污染物对皮肤的危害作用;第三可以采取阻挡方式,比如使用隔离产品在皮肤表面形成物理性的保护膜,阻碍污染成分入侵皮肤。
而国外已有不少论文称,研究显示开发抵御污染致皮肤损伤的特定护肤品/医学护肤品策略是确实可行的,并认为开发特定产品保护人体皮肤免遭污染所致损伤是非常可取的。
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莱布尼兹环境医学研究所教授Jean Krutmann在其公开发表的论文中称,保护皮肤免受污染导致损害的一般性护肤策略是,使用有助于减少皮肤上颗粒物负荷或改善皮肤屏障功能以减少皮肤污染物渗入的外用产品,如清洁类产品,以及能降低经表皮水分流失并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保湿霜。
Jean Krutmann还称,有证据显示暴露于紫外线辐射中可能增强空气颗粒物对人体皮肤的伤害作用,因此防晒措施可能代表了另一种减少污染至皮肤损伤的有前景的策略。
根据Jean Krutmann的论文,目前只有一小部分特殊的分子能抵抗或预防特定污染物的有害作用。文中列举了一个最近开发的外用AhR拮抗剂,能有效降低柴油废弃颗粒导致的皮肤损伤。
“徳之馨早在2007年便推出了化妆品中的抗污染技术,目前该技术正在中国市场推广中,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化妆品企业重视消费者的抗污染需求,研发、生产出真正具有抗污染功效的化妆品。”德国德之馨股份公司市场总监梅鹤祥表示。
“有消费需求就有市场,抗雾霾、抗污染的化妆品是具有其市场潜力的。”李慧良建议中国化妆品企业对防雾霾、抗污染进行系统研究,“比如污染物里有哪些对皮肤有害的成分,什么材料或技术能够抗污染等,都是需要中国化妆品企业加大投入并落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