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4-26
  • 阅读量:1569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CBO 编辑综合

又是财报季。2015第一季度财报让各处于下行势头的多数日化巨头们感受到了一丝春天的暖意。盘点各家财报,得益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提振,联合利华、欧莱雅和欧舒丹纷纷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增长。联合利华在去年中国大跌20%的惨状下,通过清理库存策略和渠道下沉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欧莱雅在财报中宣称旗下科颜氏、YSL在大中华区的业绩表现的“特别出色”。欧舒丹中国市场20%的同比增长成为全球业绩的主要贡献区。相对来说,处于“瘦身”状态的宝洁,成绩单依旧不甚好看,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了7.6%和17.6%,三个季度跌跌不休。

CBO编辑综合
 
2014年外资日化巨头的日子并不好过,联合利华2014年全年营收下滑2.7%,欧莱雅中国市场增长率首次跌至个位。而这一情况在2015年第一季度出现了好转。在前不久,联合利华、欧莱雅等外资日化巨头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受益于中国市场,这些企业的业绩情况有所回暖。

报告期内,不考虑货币汇率波动、企业兼并和处置因素的影响,联合利华(UL.NYSE)销售收入上涨2.8%,其表示这很大程度受益于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包括中国市场的整合。联合利华首席财务官JeanMarcHuet表示,中国和远东市场的香皂、立顿茶和冰激凌的销售实现了快速增长。



欧莱雅集团发布业绩数据显示,一季度销售额达64.4亿欧元,约合42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为14.1%。除去收购、出售和汇率影响之外,集团销售额的实际可比增长仅为4%。此外,奢侈品部门增长环比出现回落,从上财年四季度的8.6%降至7.5%;消费者产品部门环比增幅从3%降至1.7%。在分区域的表现上,其北美市场微增2.4%,新兴市场的拉美、中东和非洲表现均强劲。值得关注的是,在财报中,欧莱雅坦言,新兴市场的拉美、中东和非洲表现均强劲,其中科颜氏、YSL等奢侈品部门的护肤品牌在大中华地区表现“特别出色”。

欧诗丹(00973.HK)亦在同期公布了2015财年业绩。截至今年3月底止,欧诗丹年度销售额11.8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0.3%,整体同店销售增长5.7%,较2014年增长3.7%。在各销售市场中,中国销售额增长20.1%,成为业绩主要贡献地区。

北京时间4月23日晚间,宝洁(PG.NYSE)公布了第三财季财报,报告期内,宝洁实现营收181.4亿美元,同比下降7.6%,净利润为21.5亿美元,同比下降17.6%。这也是宝洁连续三个季度营收净利双下降。2015财年中,宝洁第一财季营收207.9亿美元,同比下降0.1%,实现净利润19.9亿美元,同比下滑34%;第二财季营收为201.6亿美元,同比下滑4%,净利润为23.7亿美元,同比下滑31%。

对此宝洁表示,美元兑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上涨导致其所有主要业务部门的业绩均出现了下滑,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公司正在采取成本削减措施,包括裁员和控制营销支出等。其中,线上渠道将继续成为宝洁的重点。在财报中宝洁表示,未来宝洁还将把更多的广告支出转移到数字渠道,目前数字广告支出在其总广告支出中所占比例已经超过了30%。

分析当前各企业动作,“押宝”创新成为外资日化巨头共同的选择,这不仅包含新品的创意细分,还包括广告营销互联网的转型。

欧莱雅互联网业务方面推出的“千妆魔镜”下载量已突破300万次,新产品“好气色轻唇膏”借助数字化营销至少为公司带来了15%的唇妆新用户,是外资日化企业中对线下渠道下沉投入最大的一家。宝洁日前在新品发布会上一口气亮相了旗下品牌的十几个单品,宝洁大中华区传播与公关副总裁许有杰在4月22日的“宝洁之家”活动中重点推介了宝洁近期在营销方面的创新之举,如微信朋友圈的海飞丝广告,春节期间舒肤佳的“洗手吃饭”系列广告等。据其透露,海飞丝在微信朋友圈广告发出的当天,电商渠道的销量就增加了3倍,效果比较显著。“宝洁曾经是‘肥皂剧’广告营销的创始者,现在我们要寻找下一个‘肥皂剧’式的营销创新。”


CBO编辑综合一财网和南方日报等报道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