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5-11
  • 阅读量:1204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CBO 肖悠頔

品牌怎么玩死微商?微商内讧如何收场?微商怎么自己作死? 媒体唱衰微商为哪般?大咖开堂授课加快死亡步伐?平台大佬也要收拾微商?风风火火、跌跌撞撞走来的微商开始进入平淡期,有人说新生必将建立在废墟之上,微商观察员瘦瘦老师在5月5日的授课中,分析了微商6大死法。CBO编辑综合这些,不是想传达唱衰的颓废之音,而是希望提醒微商的从业者和观望者。

 CBO记者 肖悠頔 编辑综合


(配图1)

我们今天讨论微商的六大死法,其中一些死法是带有一些预见性的,已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怎么会想到这个题目呢?

前一阵子有几个所谓的大咖在一起聊天,聊天过程中他们抛出了一个非常有智慧的观点:“微商现在是一种乱象,我们现在要助他一臂之力,不是让他变好而是要让它快点死。因为新生往往是建立在废墟之上的。”我乍一听特别的有智慧,但思考之后我认为这个观点特别的可悲。我的出发点不是来唱衰这个行业,相反,我认为这微商是属于互联网的自媒体去中心化所给我们带来的流量的福利,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意见领袖,所以这个行业它永远不会死,因为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我们思考一下“当现在的一切变成废墟,那些站在外面看笑话的人再重新建立起来的体系,就一定不会再次变成废墟吗?”

第一大死法:被品牌玩死

很多时候的微商是被品牌玩死的,有的时候品牌自己玩死自己,有时候品牌会把自己的渠道团队玩死。品牌如何玩死微商?具体表现有七种。


(配图2)

第一个死法就是不控价。

对于品牌商来说回款、出货就是他们的唯一目标,有时候仔细想想这样做的品牌好像是赚到了一笔钱,他们把货铺出去了。有的品牌不仅铺完了货,而且还利用微商打了免费的广告,扩大了品牌知名度。

其实我觉得品牌在打这样的如意算盘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如果不通过控价来约束代理的话,可能100块钱的商品经过稀释,在市面上流通就变成了5、60块钱。那么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价值就垮掉了!

这种情况下,核心代理人可能挣到了钱,但是本来可以挣大钱的,慢慢只能挣小钱,线下的渠道利润愈发微薄。线下的渠道开始叛逃,代理赚小钱也开始叛逃,如此,品牌就自己玩死了自己。

第二个死法是不控制总代理数量。

曾经有个品牌问过我:“为什么现在的价格越来越难控制,代理越来越难招,还不断的有竞争对手来挖我们的代理?”当我去考察了之后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你们最大的问题是顶层架构,这么大的公司你们所有渠道的货没有任何分别,所有区域没有任何区分。那价格竞争将是必然的,不控制总代的人数,那线下的二三级代理拼成一个大代理也是必然的事情。”

如果一个企业只想着钱的事情,那价格体系会非常困难的,不控制总代人数,单纯的让渠道去压货,这也是品牌玩死渠道的一个手法。

第三个死法是断货。

有意的断货是恶劣的,无意的断货也是不可原谅的。

作为一个品牌商,如果一开始不能正确的去预估你的出货量,那就请你在一开始就不要去放那么大的量,你可以收着来玩。

如果说你能够供货,但你眼红某一个品牌被代理炒红,插手去赚代理赚的钱,刻意断货,和代理去抢代理。用这样卑劣手段的品牌在行业内的口碑会非常的差,一旦曝光就很难再找到合作伙伴,同时这样的品牌也是非常的短视和没有智慧的。所以不管是有意的断货还是无意的断货都是不应该的。

第四个死法是有货不宣传。

很多品牌把微商当作免费的宣传渠道,从微商渠道得到的钱却不愿意继续增加品牌价值,导致产品很难在渠道中再次销售。当代理在朋友圈将自己的信任变现时,如果品牌不在产品中去注入值得信任的品牌价值,那么新的变现会越来越少。

品牌想要渠道长久,就要做好产品的长期宣传。当然我们也知道,让品牌对微商产品做动辄百万的广告并不太实际,毕竟很多品牌还处于微商试水阶段,但宣传推广计划是一定要有的,比如说第一笔回款之后会有相应的广告推广计划,我觉得这个是必要的。

第五个死法是过期、劣质产品。

个别品牌将微商看做是消化库存的渠道,将过期的、积压的货拿到渠道中销售。我们都知道如果化妆品没有6个月的保质期还拿出来卖,简直就是没有诚意。这完全会把代理玩死。

第六个死法是品牌全渠道要流量。

品牌全渠道发展,一个单品为了追求销量全渠道的去放产品,要流量。结果发现渠道和渠道之间的人群定位、成本架构是不一样的,会发现渠道和渠道之间的价格体系会很乱。所有渠道之间的流量转化中又会产生很多问题,所以就会发生渠道之间的同质拼杀。如果出现这种拼杀,那么最终玩死的会是渠道和品牌自己。

第七个死法是门槛压死你

很多品牌为了保证出货量,降低生产成本,会让代理们设置一个比较高的门槛,这个门槛可能根本没有经过计算,随便说出代理三个月都无法消化的门槛。

代理们为了拿货的价格优势,屈服于品牌的高门槛。但是拿到了很多货之后反而把自己的现金流全部卡死,做活动、周转资金也有心无力,然后手里有些优质的SKU也由于现金流卡死而无法迅速的扩大。

这种办法,品牌很有可能慢慢的把代理玩死,我们都知道做流通最重要的就是资金周转率,资金周转率越低,代理存活率越低,温水煮青蛙的道理,品牌让自己的代理慢慢的失去竞争力。

我今天说的六种死法是大死法,被品牌玩死只是其中的一种。

第二大死法:被竞争对手整死


(配图3)

在大流量环境中,团队和团队竞争是无可厚非的,但我觉得这种竞争的本质是格局太小,更重要的是团队并没有清楚的自我认知。大家思考一下,在线下有没有见到屈臣氏和丝芙兰竞争?我想大家应该没有见过他们明显的竞争吧。为什么?因为他们定位是不一样的人群,根本很难去形成竞争。

团队和团队之间竞争,大部分是因为很多人每天想的事情不是怎么把产品卖给消费者,而是怎么样去挖别人的代理。当你的目标整天是去挖别人的代理的时候,你当然会面对同质化的竞争,因为你完全没有规划好你团队的定位。姨妈巾、烟灰缸、上千块的化妆品、几百块的奶粉、尿不湿什么都卖,那请问你的顾客会把你定位成什么样的人? 

团队之间的竞争无外乎就是六种方式"他们不如我们","他们是传销","他们是三无","我们是大仓","我们有靠山","来就送",我建议各位不要诋毁别人,你本身也是三无做起来的,说别人不觉得自己low吗?如果你把自己定义为大仓的话,那你招来的代理业都是拳王比剑的人,他们只是在比较,而并没有忠诚度。"靠山"你做什么品牌,品牌的资源就是你的靠山吗?什么叫靠山?靠山是你们出现困难的时候,他会义无反顾的支持你。你们扪心自问,他们会吗?

我认为上述6点是很low的手段,你们伤害对方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到最后结果只会是伤害大环境。团队竞争是什么?是对定位人群的整合能力,是品牌价值观的传导能力,是你们可以把十块钱的东西卖出二十块钱的价格。你们应该竞争的是价值,不是价格。

第三大死法:自己作死


(配图4)

第一种死法是把牛逼当成现实

我们来算一下月入千万是什么概念,一千块钱客单价的商品,一个月要过万单,平均每天下来要三百单,一个客户最多聊一分钟就要成单才可能达到月入千万。拜托有点常识好吗?除非你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你才有可能一个月净利润过百万,但是你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你根本不用介绍自己月入千万大家就知道你是谁了。我觉得适当的宣传、炒作是有必要的,但最起码的底限是你自己不要信以为真,也不要把别人炒作的东西信以为真。

第二种死法是把代理当“凯子”

什么叫把代理当“凯子”呢?就是“有货我就通知你,没货你就先压着。”如果你要把别人当生意伙伴的话,你要拿诚意出来,至少关心别人的生意做的好不好。

第三种死法是把流水当利润

这一点是很多团队老大会做的傻事,因为缺少财务管理知识,以为流水是利润,开始随意的花。我相信大家都有一个概念,流水是这个月你收回来的钱,利润是你刨去所有的成本剩下的钱。你账上的钱不是你全部可以花掉的钱。你要想清楚,把流水当利润的话,你花掉的可能就是你的欠账。

第四种死法是什么都敢卖

我不建议大家什么产品都去卖,因为一个人可能只有一种定位。比如你把自己定义成护肤专家,如果某天你卖彩妆也OK,你卖保健品其实也OK,但是卖车是什么意思?要有清晰的个人定位,可能你往前往后稍微偏一点点没有关系,但不要跨度太大,跨界不是目前这个环节能玩的。

第五种死法是自己玩品牌 

这种是很多团队领袖会做的事,可能月销过百万了开始觉得自己可以养活一个品牌了。这些人认为品牌商出一个新品好像很容易,但是放眼望去大部分微商品牌现状如何?毕竟代理思维和品牌思维不一样的,你需要开阔心胸。举个例子,比如在做代理的时候你拿货20元,你放给下级代理是25元的价格,但是你做品牌的时候你放给代理还是25元的价格,代理品牌的利润你都想赚了,谁还跟你玩?

"时间"是玩死品牌的作死大法。如果你一个月的流水没有过千万,手里的单品没有超过十个sku,就不要去玩品牌。

第四种大死法:被媒体臭死


(配图5)

我本人声明我永远是看好微商的,微商可能未来会换名字,但是行业形态不会变,一定会越做越大。

第五大死法:被大咖玩死


(配图6)

我奉劝各位大咖,不要把你的利益灌输在你讲课的每一个环节,不要把你的信息优势把微商小白忽悠成传销狗。

第六大死法:被大佬钉死


(配图7)

很多微商都是基于微信平台在引流,那大佬在你影响力比较小的时候会让你野蛮生长,但是如果一旦要对你动手,那你在它的世界,只能任它鱼肉。

换个角度想,被大佬盯上不一定全是坏事。他们会有自己的做事原则,他们一般打击的是投机倒把的行为,所以对整个行业的肃清是有利的。

(本文为瘦瘦老师课堂录音 记者实录)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