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5-24
  • 阅读量:513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CBO 吴思馨

自电子商务兴起以来,中国互联网创业领域“一拥而上”的现象已成常态。2011年和2012年团购最火热时,中国有好几千家团购网站在一起“千团大战”,但四五年过去,活得好的团购网不过四五家。同样,美业O2O似乎也逃不过中国互联网创业的怪圈,即几家做大后创业者不顾市场扎堆“下海”,紧接着迎来两极分化、行业洗牌,融资成功的开始烧钱培育市场并横向发展,手里没钱的只能关停“止损”。

  
CBO网讯(见习记者 吴思馨综合)
 
兴起:项目扎堆,投资圈热捧
 
去年下半年,“河狸家”、“小美到家”等上门美甲、美容甚至美发这类“解放天下手艺人”的应用开始兴起,截至今年5月,已有超过80多款美业O2O应用面世。同时,去年开始,投资界开始热捧美业O2O项目。
 
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4年Q4中国美业O2O发展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河狸家在美业O2O类应用中发展最为迅猛,2015年1月15日,其日客单量已突破7000单,订单金额超过106万元,去年8月的B轮融资完成后估值达到10亿。美容类应用“美妆心得”已完成由合力投资领头,多家行业战略资本跟头的Pre-A轮融资。美发类的“波波网”于14年5月完成千万级B轮融资。除此之外,嘟嘟美甲、美到家、白鹭美等也相继完成了A轮融资。

 

河狸家

降温:投资回报周期长
 
今年,美妆O2O行业排位已大致清晰,投资圈对行业后来者的热情大大降低。
 
业内人士分析,美业O2O的难点在于,于供应端,专业的服务者有限,而用户端又属于非高频服务,因此整个美业O2O的走量都不是特别大,这意味着投资回报周期长。且从目前来看,所有的美业O2O都是亏损态势,也就是说,大家都在烧钱。
 
并且,虽然目前数据显示中国整个美业市场有上千亿规模。但比达咨询数据显示,用户对美业O2O应用的认知度尚处较低水平,其中42.8%没听说过任何一个美业O2O应用,42.7%的用户认为去门店消费更好。如何快速培育市场也亟待解决。
 
亿欧网创始人、O2O分析师黄渊普表示,美业O2O真正火起来还需要巨头参与大量烧钱来培育市场。“美业O2O的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一是市场需求大,二是线下痛点多,消费者对美容院、理发店都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但O2O项目的共性就是服务标准化做不到,所以每扩张一个城市,每吸收一个手艺人,就需要配套设施的投入,这就造成了美业O2O无法快速扩张,爆发性不强。所以需要前期大量烧钱来进行市场培育,让大众接受。”
 
总之,美业O2O是个“看起来很美,实际上苦逼”的行业。

 

小美到家

洗牌:没钱是万万不行的
 
今年,一些美业O2O项目相继告停。2015年1月31日,上门美发应用“时尚猫”宣布关闭,其创始人孙涛曾在采访中坦言:“在现在的O2O市场,只要模式走得通、有足够的钱可以烧,那么就可以继续打这场仗。时尚猫在这场战斗中没能拿到足够的资金,所以选择退出。”除时尚猫,曾获投资圈大牛曾李青投资的放心美、美秘、臭美造型等也都相继宣布关闭。
 
“对于美业O2O来说,今年是死亡年,不同于去年疯狂的融资热潮,今年的死亡名单会越拉越长。”河狸家雕爷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这样说。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