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牙膏领域做得风生水起的云南白药,最近在制药领域又惹上了大麻烦。5月21日还在强势否认买非法银杏叶提取物,称从未使用过“银杏叶提取物”的云南白药,于25日再度就此事发布公告,承认从桂林兴达采购五批共计6.9吨的银杏叶提取物,并销售给下游客户。此公告一出,引起国内舆论哗然。
CBO网讯(见习记者 侯欢欢)记者日前获悉,于5月21日强势否认买非法银杏叶提取物,称从未使用过“银杏叶提取物”的云南白药,于25日再度就此事发布公告,承认从桂林兴达采购五批共计6.9吨的银杏叶提取物。
云南白药承认采购6.9吨非法银杏叶提取物
据悉,5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杏叶药品违规生产情况。包括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公司等24家药品生产企业,因从桂林兴达药业有限公司购买非法银杏叶提取物而受到波及。对此,云南白药集团回应称,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公司是云南白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并不生产制剂产品,也从未使用过通告中所提及的“银杏叶提取物”。
与云南白药的强势否认不同,食药总局通知发出后,仟源医药,芜湖绿叶,方盛制药分别于20日,21日,和22日相继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对桂林兴达供应的银杏叶提取物展开内部调查,并停止生产和销售所涉及的产品银杏叶分散片,并按相关要求启动召回工作。
5月25日,云南白药再度就此事发布公告,承认从桂林兴达采购五批共计6.9吨的银杏叶提取物,并销售给下游客户。公告显示,中药资源公司从具备银杏叶提取物生产资质的桂林兴达采购五批计6.9吨银杏叶提取物,并销售给下游客户云南希陶绿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宁分公司,截至目前,货物已全部发往云南希陶绿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宁分公司。该行为系中药资源公司正常的经营贸易业务。除以上业务外,中药资源公司未发生过任何银杏叶提取物的生产、采购和销售业务。且云南白药方面称将继续关注此事的进展并依法及时披露,并未表现出对此事的避重就轻。
云南白药大事件
此外,云南白药近年来遭遇的舆论危机不少,大多集中在用药安全的关键信息上。
2007年9月2008年4月份,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云南白药气雾剂”“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创可贴”均因“擅自篡改审批内容虚假宣传” 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处。
2012年底 四川省药监局爆出云南白药胶囊的水分项目不合格,当地药械采购部门发出《关于停止部分药品上网采购的通知》,取消了云南白药胶囊在四川的基本药物中标资格及集中上网采购资格,并将该企业列入“黑名单”。
2013年2月 香港卫生署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云南白药中含有未经标注的有毒成分“乌头类生物碱”,云南白药产品在港澳两地下架。至此,云南白药公司不得不出面承认配方中含有乌头碱类物质,而这也是云南白药第一次公开承认其产品含有毒成分。
2013年6月 绿色和平组织发布调查报告称,其购自云南白药等九家品牌药店的多种常用中药材,超过七成被检测出含有多种农药残留。(云南白药未做回应)
2014年4月 国家药监局重申:所有含砒霜、生川乌、生草乌、雄黄在内的28种毒性中药品种需要特别注明,保密品种也不例外。云南白药被迫修改说明书,首次披露成分含“制草乌”。
对此,云南白药公司方面大多保持沉默的态度,这无形中令云南白药的形象受到损害。值得关注的是,对于相关部门查处的上述虚假宣传和不合格药品,云南白药集团并未在当年的公司年报中提及,也未向社会公众说明事件整改结果。
另外,据记者了解,“银杏叶事件”波及了国内诸多的知名企业。截至目前,在食药总局展开的银杏叶市场整顿中,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主动召回相应产品,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动召回14个批次银杏叶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动召回7个批次银杏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