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京东和联合利华发布联合声明称,联合利华将在京东的跨境电子商务全球购平台开设旗舰店,并确定将参加京东618周年庆促销活动。《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登录联合利华全球购旗舰店发现,已经上架了29款产品,这些产品此前在中国没有销售,618大促的活动也已经开始。
CBO见习记者 侯欢欢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在“联合利华全球购旗舰店”看到,已上线的29款产品,原产国涵盖了欧洲、澳洲、亚洲等5大国家及地区,包括旁氏、多芬、力士、凡士林等知名品牌,涉及美发护发、头部造型、面部护理、身体护理、手部护理、唇部护理等六大细分品类。
另据了解,针对京东618大促的活动也已经上线,主要分为“爆款5折包邮”、“满199减100”、“两件99包邮”三个档次的活动。其中,号称日本第一无硅油洗发水的力士无硅油修护洗发乳被放在“爆款”第一个重点推介。
(联合利华全球购旗舰店截图)
对于此次牵手京东全球购,联合利华中国电子商务总监李新源在接收媒体采访时表示:“京东是联合利华增长最快的电商伙伴,此次加入京东全球购,希望可以利用京东的巨大流量以及精准营销能力,快速切入对进口品牌有需求的目标人群”。
对于此次合作,外界普遍认为联合利华登陆京东全球购,是对京东全球购业务的高度认可,也是京东自营化优势的再次彰显。但《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也注意到,联合利华本身也面临线上渠道的困局需要打开。
联合利华承认对华渠道变革反应太慢 全球购或将打开新局面
自1923年联合利华在上海建厂并开始销售力士香皂以来,联合利华很可能是最早开拓中国市场的外资日化企业之一,不过来得早却不一定就做的最好,和其它后来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相比,联合利华在中国日化领域的发展一直显得温和而成长缓慢。
(联合利华全球购旗舰店截图)
近年来,受中国零售渠道的变革以及整体消费环境的变化,联合利华在华业绩开始下滑,并不断调低预期。对于这种变化,联合利华方面给出的官方解释是“受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不过,《华尔街日报》的一篇分析性文章认为,联合利华在华业绩的下滑,跟联合利华面对中国零售渠道的变革,反应缓慢也有关系。
《华尔街日报》的分析文章认为,2013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网购的飞速发展分流了大量实体店的消费者,但是联合利华在这种变化面前,没有及时针对这种渠道的变革作出调整,对线下渠道的高估和对线上渠道的低估,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现在的下滑趋势。
联合利华首席财务长韦特(Jean-Marc Huet)今年4月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也表示,在华消费品公司对于市场变化的反应总体来说太慢。但他不愿就联合利华在看清趋势方面是否较竞争对手晚一步发表评论。
事实上,联合利华反应慢的地方不光体现在对渠道变化的把握,还有将品牌引进中国市场的速度。
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是曾介绍:“联合利华全球品牌阵营共计有2000多个品牌,其中400多个是全球性品牌,30个品牌的年单品牌产出在30亿欧元以上。然而,在中国,联合利华现在仅有20个品牌进入”。
已经意识到“反应慢”的联合利华,是否会通过“全球购”这种全新的购物方式,来加快将品牌引入中国的速度呢?
尽管联合利华官方没有就此作出明确回应,但李新源在接受媒体采访透露,联合利华非常重视和京东开展全品类、全方位、全模式的合作。在品类上,会先从较高端的美妆和个人护理类产品起步,随后将扩展到食品、清洁产品、电子产品等。在模式方面,双方正在讨论各种更紧密更创新的合作模式,包括自营模式或自营的店铺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