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8-19
  • 阅读量:998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何辰

8月18日中国化妆品百强连锁会议上,化妆品财经在线执行总编刘李军发表《关于百强连锁采购联盟的说明》演讲,将“百强连锁采购联盟”这一议题正式搬上台面,也促使业内各方正视化妆品行业的供应链问题。“我们聚在这里,讨论的也许是一件伟大的事,也许是一件不靠谱的事,因为‘联盟’二字,古往今来一直容易引起争议,且不缺失败案例。”

 
CBO记者 何辰

事实上,这一议题的确引起各方争议,各方“唇枪舌剑”的讨论之下,“百强连锁采购联盟”到底有没有可行性?赞成者与观望者皆有。



为什么提出“百强连锁采购联盟”这一议题?

化妆品报社认为,对整个中国化妆品产业具有特殊意义的化妆品专营店渠道,出现了“受制于供应链”的现象,单店和区域连锁,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因而竞争力被削弱。而就在专营店渠道为跨区连锁和原有的划区经营之间的矛盾而烦恼时,屈臣氏等全国连锁系统跳出传统思维框架,不受国内供应链影响,飞速发展起来。部分本土连锁,尽管在资金上可寻求风投支持,绝大多数仍扩张缓慢。

2013年,化妆品报社在经过长时间观察和大量专题调研之下,评选出“中国化妆品百强连锁”,以期为优质连锁争取更多资源。两年推进,百强连锁成为一种统一的“符号”,越来越被全行业所接受,其供应链也逐渐发生变化。现阶段,专供百强连锁、只供百强连锁等供应体系,正慢慢形成。

然而,统一面纱之下,百强连锁在多个层面目前仍是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体。对于供应商来说,进场条件、账期、营销支持等,每一个家连锁差别仍然很大,这种差别直接导致了交易和服务成本的上升以及供应商收益的下降。

化妆品报社认为,百强连锁目前仍有大量需要研究透彻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无法通过一两家企业单独行动找到答案。

“我们需要一个平台,认真探讨和研究这些问题,并尽可能达成一些共识。”刘李军表示,希望可以往百强连锁体系里继续添砖加瓦,做更多落地务实的事。



可行性讨论围绕“平台”、“需求”与“利益”展开

针对“百强连锁采购联盟”的可行性问题,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表示“观望”,有人质疑“可操作性”、“囊括范围”等细节。而不论持什么观点,大家均认为,“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态度是目前的化妆品行业所需要的,背后的关键,是对各方需求的细致了解和对利益的合理分配。甚至有人直言,“对我有利,就可以有,就加入。”

广州娇兰佳人化妆品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汝青、广州康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学东、合肥美林美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清林均对此议题表示了基本肯定。高学东表示,有人发起就表明有“可行性”;另外,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采购联盟”某种意义上说,作为一种“需求”应时而生。武清林亦认为,“可行性”的理论基础是开放、合作、共享、共赢,而采购联盟正好符合这一理论基础,同时他也强调,“这个事情要做好,业内各方人员任重道远。”蔡汝青则以娇兰佳人现状举例,表明“松散的联盟可以起到阶段性的积极作用,且可以一边竞争一边合作。”

另一边,烟台恒美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锡财持“围观”态度,洛阳市色彩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书锐也坦言,专营店渠道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供应链的竞争,“采购联盟不失为一个好的想法,但必须先做,再说。”

而深圳市全嘉商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宏东则表示,采购联盟的提法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最大的障碍在于‘分赃’模式的构建。”其直言,“采购联盟要达到支持店铺发展的目的,还需走很长的路。”

观望之余,孙锡财进一步指出,专营店店铺定位、模式、产品需求、产品类别等,千差万别,采购联盟一旦建立,费用、利益分配等都需要做细致的考虑。“如何整合不同的想法和思路,如何协调品牌、代理、区域划分、区域内竞争等各方利益”,个中现实问题,让孙锡财对百强连锁采购联盟的“可操作性”持保留态度,“有待考量。”

百强连锁采购联盟具体到底可不可行?借用广州冯建军营销机构总经理冯建军在会议现场说的一句话:“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