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7-26
  • 阅读量:10982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彭适

央视再曝光“毒面膜”,表示网售面膜可能含“激素”。一时间,《你买的可能不是面膜,而是“皮肤鸦片”!》等消息在微博、朋友圈传开,“跌跌撞撞”的面膜品类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CBO记者 彭适

据央视报道,日前,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局最新发布了专门针对网售面膜产品非法添加问题的监督性风险监测结果,结果显示网售面膜产品的安全性不容乐观。



经过筛选和甄别,工作人员从各大电商平台和一些微信卖家处共购买了各类功效面膜137个,样品兼顾高中低端各个价位,其中,20元以下的样品6个,20到100元之间的样品75个,100到200元样品32个,200元以上样品3个。采样完成后,工作人员首先对化妆品中的禁用物质糖皮质激素进行了检验,结果有33个面膜样品检出非法添加了糖皮质激素,占总抽检样品的24.1%。

事实上,这不是央视第一次曝光“激素面膜”问题。早在2015年4月,央视新闻就曝光部分微商热销面膜添加糖皮质激素的现象,引起舆论极大的关注。那么,老生常谈的“激素面膜”问题,为何屡禁不止?

庞大体量下的利益驱动 


“利益因素在起作用。”百强代理商之一的河南文希商贸总经理孙啸林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微信号wwwcbocn)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面膜逐渐独立成为一大品类,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庞大的市场体量,使得一些厂家在利益的驱动下,将激素非法添加到面膜当中,片面强调产品速效美白等功效,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与健康。

记者在采访调查中了解到,不止是来自厂家的品牌,在一些代理商经营的自有品牌中,也会出现“问题面膜。”



“从2015年开始,就得知有一些代理商在做自有品牌的面膜,其中不乏出了问题的,有些代理商不了解生产的具体细节,加之有侥幸心理,问题面膜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驱使,想要‘挣快钱’。”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微信号wwwcbocn)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视报道一出后,已有做自有品牌面膜的代理商在朋友圈晒出了“质检报告”,以证“清白”。

“据我所知,这些面膜主要是通过网售、微商等渠道,分销到了三四线城市、县城等。而且,有的面膜售价并不低,有的一盒面膜6片可以买到168元,远远高于主流市场的售价。”上述人士表示,这种“高定价”的情况,除了渠道供货层层利润分剥的原因外,还因为“激素面膜”见效快,“高定价”可以满足消费者认为“贵就是好货”、“贵就不会含激素”、“便宜的面膜才有激素”等侥幸心理。

行业洗牌加剧,小品牌“杀鸡取卵”  



“激素面膜”问题频出,一方面反映出面膜品类行业门槛低、厂家“投机”、监管不到位等乱象,另一方面也折射了面膜行业正在加速洗牌,加剧品牌化。

“深层次的原因是市场竞争。”孙啸林表示,越来越多知名品牌独立推出面膜品类,面膜市场的品牌力在形成,消费者也越来越成熟,中小面膜生产厂家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导致了其“杀鸡取卵”, 大路走不通走“小路”。



根据网络零售研究机构维恩咨询对淘宝、天猫、京东商城等16家网站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5月面膜在线上共销售7204.2万件,销售额为365077.9万元,同比增长18.2%,成交均价为50.7元。从16家网络零售面膜销售额排名TOP20品牌来看,国产本土品牌占六成,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御泥坊、膜法世家、美即。

随着知名品牌纷纷推出面膜品类,面膜的产品功效及客户定位也越发细分。对于大品牌来说,面膜无疑是市场份额的下一个增长点。“在经过近几年的大浪淘沙,面膜杂乱无章、小品牌甚至无品牌化的时代已经结束,开始进入到知名品牌细分化时代。”孙啸林表示。

“靠品牌力无法对抗,这些厂家只能利用‘功效’,非法添加违禁成分,来赢取消费者的认可。”孙啸林强调,即使这种认可是暂时的,在这些厂家看来对其也是有利的,“因为当他活不下去的时候,他考虑的是现在,而不是将来。”

专营店不惧“负面”声音,加大体验服务 
 
此次曝光面膜主要是网售渠道购买,“负面消息”是否会对专营店的面膜销售造成冲击? 不少店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反而是一个“机会”。

安徽爱心美业总经理李吉峰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微信号:wwwcbocn)记者,对专营店来说,品牌的正面宣传、实体店的品牌及服务、消费者的需求这些才是核心,而这些竞争力都是线上渠道所不具备的。



据悉,目前,爱心系统内的品类占比中面膜占到10%。李吉峰表示,其在引进面膜产品时,主要看重厂家的品牌口碑与产品特性,厂家品质是其考量的核心。

“我反而觉得这给实体店带来机遇。”湖南丽华化妆品连锁总经理任泉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微信号:wwwcbocn)记者,其店内在面膜销售时比较看重体验,通常会让顾客当场试用,如果有肤质不适等问题,可以当场得到反馈去解决,而在线上渠道通常没有服务跟进。据悉,丽华在引进面膜产品时,对产品有品牌、品质、品味三大要求,其次看重供应商情况。



据悉,在此次33个检出糖皮质激素的面膜样品中,有32个不是正规企业所生产。“其实,关于‘激素面膜’,一句话就可以提醒消费者——不要买非法生产的过大宣称效果的产品,但媒体不断的报道,将面膜推上‘风口浪尖’,好像面膜的质量问题很严重了一样。”一位化妆品工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其看来,这种“过度”的报道对面膜行业的良性成长造成了伤害。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