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化”、“脸谱化”的使用中国元素,让消费者哭笑不得。也许,更多的理解与诚意,是想亲近中国文化的外资品牌们先要拿出的态度。
CBO资深记者 唐雅倩
中国农历猴年还没过去,大牌们已经开始参与到鸡年限量款的年度测验了。无论是彩妆、时装还是珠宝品牌,都不遗余力地用中国红和各式鸡仔“武装”自己,想用节日气氛及本命年元素讨好中国消费者。
去年以猴年高光收获一波吐槽的阿玛尼,今年又换汤不换药地推出了一款鸡年高光,同样是大红的上盖配上磨砂的“福”,生肖元素仍是动物简笔画风格,进步明显的只有福字变好看了。
雅诗兰黛近日推出的2017金粉饼系列中也包含了“庆贺中国新年”的鸡年限量,相比去年一身水钻的“惊悚”小猴子,今年的金鸡延续了土豪风格,不过画风亲近了很多。
上面两个稍有进步,下面来一组发挥不错的。
去年纪梵希首次以十二生肖为灵感推出限量版散粉,大红的底色配上一圈围着4G团团坐的猴子,十分喜庆,喜庆的让人想放炮。今年的金鸡朝凤限量还是以大红为底色,层层羽毛幻化出火凤凰,但融合了纪式黑,粉盒顶盖与外盒包装都简洁时尚了不少。
已经远嫁欧莱雅的前中国品牌羽西还是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从“龙马精神”、“三羊开泰”到“灵猴闹春”,每年的限量款都质量颇高,而今年采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元素,设计感与新年的祝福都生动地呈现出来了。
最后再来一组各大奢侈品牌鸡年限量,是好看、及格还是辣眼睛,请看官们自行判断。
>>> 表面化应用到符合中国人审美,大牌们还要走多久?
从外资大牌们纷纷参与这场生肖小考可以看出,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中国消费者们也成为了品牌们的讨好对象。利用中国特色的生肖元素来与中国消费者互动,使其对品牌产生文化上的亲切感和认同,这是品牌的主要目的。
但,正如YANG DESIGN策略总监黄晓靖对《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所说,对于中国元素的应用,“表面化地应用”和“针对中国消费者审美的设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设计手法。
从去年网友们对品牌的猴年限量大呼“难看”可以看出,外资品牌在推出这些产品时确实对中国元素采用了“标签化”、“脸谱化”的使用方式,比如大量使用中国式喜庆的大红、金闪闪等元素,比较生硬的插入生肖图案,甚至,没有将元素与品牌文化有机结合,有时还会失去品牌本身的调性。
“运用中国元素是一种可以快速帮助商业品牌获得中国市场巨大利润的手段。”黄晓靖表示,“对于设计师而言是一种商业手段或好奇,设计师可以是外国人,在面对不同的消费者时当然也可以融入印度、非洲或是埃及文化。”
事实上,从阿玛尼以及CK等的猴、鸡年限量中可见,各年产品相似度极高,看样子生肖款已经与其他限量区别开来,成为了单独的连续系列,但生肖系列的分数似乎远远赶不上品牌们在其他节日限量、设计师限量上的发挥水平。
比如,雅诗兰黛的限量金粉饼还有这样的。
纪梵希限量四宫格散粉还有这样的。看来,更多诚意或许是品牌们在这场生肖小考中的加分项。
>>> 包装成品牌竞争力,大牌生肖限量还能再任性吗?
当然,不管是节日限量还是生肖限量,消费者对于这些产品还是买单的,某高端百货采购经理告诉记者,消费者每年在限量、生肖、赠礼等方面总有特定的需求,在这个方面的品牌竞争既小众又集中,所以为了不让位于竞争对手,一些品牌即使没有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元素,也要上赶着参加这场小考。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外彩妆品牌或者奢侈品牌加入生肖战局,或者加强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大牌们仅靠品牌价值想要卖出不那么好看的限量款或许会变难一些,再加上产品包装早就成为了品牌的竞争力之一,比如擅长在“萌”、“趣味”上花功夫的韩国品牌们,对于生肖动物的运用上,虽然没有花大力气做设计,但似乎更自如一些,而且也在当年收割了不少粉丝。
“企业和消费者对包装的重视正在变强。”黄晓靖表示,“从去年起我们看到一些时尚达人和网红开始引导消费者识别具有设计感、能反映品味的奢侈品。又比如我们曾碰到一个个人护理品牌,会收到关于包装瓶掉色的客服投诉,也会被销售反映包装显得不够高档,无法反映其原料的价值。”
说了这么多,十二年碰上一次本命年的朋友们会不会去买大牌们为你们量身定做的鸡年限量彩妆呢?什么,太贵?那我向你们诚意推荐肯德基的原味鸡可食用指甲油,也是生肖款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