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8-19
  • 阅读量:1138
  • 来源|化妆品报
  • 作者|张明

8月18日下午,在2017中国化妆品百强连锁会议上,以“新百强时代,品牌方、代理商、专营店如何实现三方共赢”为探讨主题,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CEO吕义雄、深圳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380集群副总裁聂峰辉、烟台恒美化妆品连锁机构总经理孙锡财、广州康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本生以及泉州美杰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宏共5位嘉宾参与,在《化妆品财经在线》执行总编刘李军主持下,对该话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最近几年,专营店渠道的优秀代表百强连锁,一方面,百强连锁在坚持创新、快速扩张;另一方面,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尴尬。此前,尽管不少厂家纷纷建立百强渠道事业部,亦或为百强渠道专供直供产品,但事实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后,不少品牌厂家并没有从百强渠道要到足够的利润,不少厂家也做不了百强的服务,转而依赖代理商的服务。而对于代理商来说,原本与百强“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的关系,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也被迫要改变。不少代理商已开始主动出击,加大合作力度。



伴随百强渠道的崛起,时至今日,无论是厂家还是代理商对该渠道的吐槽普遍都是:要得太多,抢夺了绝大部分利润;话语权太强,以致于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专营店渠道供应链的平衡。
 
随着专营店渠道加速整合,整个化妆品产业链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正视百强渠道。 

这场汇聚品牌、代理商、百强店主的大讨论,以“新百强时代,品牌方、代理商、专营店如何实现三方共赢”的话题引起了在座数百位嘉宾的共鸣,激烈的探讨一度将会议推向高潮。

>>> 探讨问题一:从诞生到现在,百强连锁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自2013年化妆品报年会首次推出中国化妆品百强连锁店榜后,百强连锁得到越来越多品牌方的关注,很多品牌都将百强连锁作为单独渠道进行操作,给予被评为中国百强的这些化妆品连锁更低的折扣,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代理商的生存空间,引起了部分代理商的诟病。那么,四年过去了,今天的百强连锁究竟有哪些变化?

吕义雄:百强连锁没有达到预期的主导作用 ,2017年回款仅占5%



百强连锁的变化来得比较缓慢,没有达到预期中的主导作用。

一方面,电商的快速崛起打乱了百强渠道发展的计划;另一方面,百强连锁还在迷茫中。我在2013年提出的百强连锁快速崛起的说法,但从过去的几年看,比预想的缓慢许多,还没有成长为我们认为的渠道中坚力量。

先进的连锁创造好的购物氛围和好的商品,应该成为百强连锁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百强连锁在今年年底给上美回款可以达到3亿元。而从上美的渠道回款来看,CS占比30%,电商占比为36%,KA和屈臣氏占比为30%,百强渠道仅占5%。

在讨论时,吕义雄认为,百强连锁给予上美的回款占比应该更高。上美现在注重各个渠道,力争在每一个渠道做到前三名。

聂峰辉:小连锁变成大连锁是趋势, 只是这种趋势比较慢



我同意吕总的观点,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我看来,小连锁变成大连锁是一种趋势,只不过这种趋势发展的比较慢。

孙锡财:百强连锁最大的变化就是没有变化

早期提倡的各种新的概念,例如微营销、O20等,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转了一圈回来,化妆品店最终还是要回到服务与体验上。

从品牌给百强店的折扣看,这几年品牌给到百强店的折扣有所降低,但未必是好事,拿到更低的折扣,但终端价格的厮杀也更严重。

邹本生:百强连锁并不是潜力最大的门店, 面临两大核心问题

2013年提出“百强连锁”,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这些连锁的规模。但是,百强连锁本质还是CS店。百强连锁并不是市场上潜力最大门店。

我个人认为,CS渠道面临最核心的两个问题:一是消费断层,没有年轻人,核心因素是模式老化,再核心就是经营者在选品、经营策略上的问题。其次,百强连锁更容易老化,它们在原有经营环境下通过努力,形成今天的规模。但随着环境的改变,并非所有百强连锁都找到应对今天商业环境的方式。
 
不仅如此,百强连锁内也有分裂,一种是越走越快,一种停滞不前。目前的百强政策,并不是所有品牌有了专属定制化的供应。就像孙总说的,拿到更低的折扣,但终端价格的厮杀也更严重,并没有使门店得到更高的毛利率。

洪宏:百强连锁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对代理商的冲击

作为代理商,我理解品牌直供百强店的行为,这是商业行为中去中间化的表现,这种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受害的是代理商。

表面上看,百强连锁是受益者,然而,更应该注意到的是,非百强店的店家在联盟整合,准备成为百强店。

这意味着,未来一定是联合竞争,现有的百强店也要走向优胜劣汰。从品牌的角度上看,直供百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质量。

听到五位嘉宾精彩的发言之后,化妆品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杜宏俊即兴发言,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将辩论环节一度推向“高潮”。

杜宏俊:百强连锁被玩“坏”了,变骄傲了

刚才大家都说百强连锁没有变化,其实百强连锁从2013年3000多家店到现在,今天上午听到说有7000多家店,这就是变化。

如果不是听到7000家这个数字,我真的有些悲观。我觉得这四年百强连锁被玩坏了,我不知道这个观点是不是对的,被一些老板们玩坏了,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产品,可以自己制定政策。

吕义雄在2012年前后有个观点说,“中国的代理商是被我们强奸的,而我们是准备给百强连锁强奸的。”这个观点非常深刻,已经把百强连锁2013年那时的地位说的很清楚。

吕义雄和N个工业企业的老总,当时几乎把所有的希望都押给百强连锁,专营店所有的(供货)政策都向百强连锁倾斜,比较起来,百强连锁比一般专营店的政策都要好一些。

百强连锁刚开始开店的时候,跟所有开店的老板一样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几年下来,好不容易创出一份家业,百强连锁一公布,工业企业纷纷成立百强事业部,一下子让利10%-20%,本来还没完全闹明白自己怎么是百强的,面对这种荣誉,个别百强扛不住了。第二,这几年,资本不断在收购,资本收购的都是掐尖的店铺和公司,这样一来,原来到处找品牌的这些连锁店,现在对找上门来的品牌门槛高了。大家说没有变化,我觉得这是最大的变化,变骄傲了。

 
>>> 探讨问题二:新百强时代,百强店、代理商、厂家,遇到的新问题有哪些?

尽管有的嘉宾认为百强连锁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没有变化,也有像化妆品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所认为的百强连锁变了。时至今日,百强连锁在变与不变化中,又遇到哪些新问题?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厂家、代理商、百强店该如何直面这些问题?

吕义雄:未来没有百强,最多存在20-30强

今天所有的迷茫都是暂时的,在大环境集体迷茫的时候,就意味着大改变即将到来,我不知道这个改变需要多长时间,但是这种改变已来。这种改变以全国性、地方性连锁占据市场的主导。



未来5-8年,这种改变或许就能成型。中国离不开实体经济,上美也不希望线上渠道占太高比例,会将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相互平衡。

我认为,未来5-10年优秀的模式会终结目前零散的局势。未来没有百强,最多存在20-30强。

聂峰辉:未来单品牌店的发展趋势可能更明显

现在代理商活得比较艰难,但必须要活下去,因为渠道的发展达不到自己的预期。

当一些主流品牌不能够进入到主流渠道时,它们会通过其他方式自救,比如单品牌店。

我认为当主流品牌与主流渠道不能相互妥协时,未来单品牌店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

孙锡财:百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外部流量基本枯竭

这几年,我们跟厂家和代理商合作还比较和谐。作为百强连锁渠道来讲,我们采购都不用了,可能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信用体系以及契约精神。

同时,包括百强店在内的CS店面临的问题是街边店等店铺客流下滑严重,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不是很满意。我们的外部流量基本枯竭了,平台流量在急剧下滑,才想找一个有流量的地方做简思。



邹本生:品牌只有保持独有性才能受到门店欢迎

百强连锁就像是本土品牌选的贵妃,结果几年过去了,贵妃并没有为皇帝生下皇子,眼见着要被打入冷宫。  

随着环境的变化,店主必须从“自己想卖”的思想转移到“消费者想买”的思想。2016年康缇开了一家潮品店,当时这个店没有引入国内品牌,后续销售数据显示:顾客自助进店人数增加;顾客自助购买增多;连带率增加;年轻客群进店人数增加。

现在化妆品店还遇到一个问题:信任缺失。如果一个品牌在多个渠道都有销售,就失去了独有性。门店要想卖得好,门店品牌要么做到独一无二,要么做到不可或缺,如果还需要店员介绍,那么就会涌现出更多合作矛盾。

洪宏:三方矛盾推动代理商的自我升级

代理商是厂家百强直供的最大受害者,也无形中推动了代理商的自我升级。

我认为,品牌方直供门店,零售商可选择面更广,对代理商要求更高。代理商要想在微薄的利润中实现盈利,依靠早期的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已经失效。

代理商必须从机制上去解决利润率下降的问题,必须从系统上进行提示。这说明,不论外界如何变化,代理商必须先提升自身的能力,让品牌方与零售商对自己产生依赖。

>>> 探讨问题三:国产名品进百强,到底该怎么办?

在百强连锁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回避的是,国产名品与百强连锁之间的矛盾,从百强连锁诞生之日起,双方其实就是“鱼”与“水”的关系。但一直困扰双方的是,到底以怎么样的合作方式才能更好的合作。国产品牌应该如何处理与百强连锁的关系?代理商又如何在“夹缝”中生存?

吕义雄:未来上美会聚焦50家百强连锁

未来上美在渠道上会做好这两点:其一,互利共赢,如果代理商进不去的渠道,由品牌主导进入,然后与代理商进行利益分配;其二,使合作更加顺畅,力争把生意慢慢做好。

上美发现,由于双方价值观不同,和有些百强连锁合作后,并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经过再三权衡,未来上美仅会与全国50家百强连锁合作,把更多精力聚焦,把百强连锁服务更好。

聂峰辉:代理商不提升自己 ,就会被品牌弱化

国产名品大多由CS渠道发展起来,但现今,部分品牌与百强的互动不如当年,这不仅是品牌的问题,也是渠道面临选择的问题。

以金甲虫为例,利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有品牌,但如今,刘船高让一些名品进入金甲虫系统,金甲虫看起来受到了损失,实际上营造了一个好的环境,这就是百强渠道要思考的问题。

品牌和百强店之间博弈的结果决定代理商的角色。现在信息越来越对称,代理商如果不能提升自己,就会被弱化。但在此之前,代理商要活下来,才能迎接有利情形的出现。



孙锡财:百强连锁只有将自身做好,实力对等,才能实现共赢

国产品牌与我们合不合作没有关系,不合作表示品牌没有与恒美合作的需求。

有些东西不是百强连锁能够决定的,百强连锁不要想太多。只有将自身做好,实力对等,才能实现共赢。

中国传统文化也告诉我们,在合作中一定要给对方留有余地。

此外,我们需要换一种思考方式,比如恒美与商超的合作,简思就是商超的品类补充,不仅如此,有时候合作之中,对方看的是门店经营理念,当你实力和未来潜力够大,这些强势和合作方反而会为门店提供更多优惠,百强连锁不能总盯着眼前利益,眼光应该放长远。

邹本生:任何品牌进驻百强渠道也要给自身定一个角色

当百强概念提出来之后,很多品牌都在关注以及发力这个渠道,但最终却发现这个渠道对品牌的贡献却不大。

事实上,门店在选择品牌时候无非有三种选择:引流品、竞争品、利润品。所以,任何品牌进驻百强渠道都要给自身定一个角色。

店铺永远只想店铺的问题,我很佩服金甲虫,金甲虫在自有品牌上做的很好。还有孙锡财,在差异化门店上做的很成功。

我们今年也尝试了生活馆,以便利于连锁复制,避免了多渠道竞争的影响。

洪宏:绕开代理商,品牌可能会失去更大市场

一边是百强,一边是名品,看起来好像“郎才女貌”,但事实上不一定是这样,这取决于两者价值观是否相符。

作为代理商而言,如果厂家的产品不需要服务,或者品牌方本身有很强的服务,我赞成品牌方直接与百强合作;但如果服务不到位,品牌就应该通过代理商来铺货。有些品牌只与百强合作,绕开了代理商,却损失了代理商支持和重视,或许会失去更大的市场。所以,因品牌而异,没有绝对的对错。

事实上,作为产业链条上品牌商、代理商以及渠道商都是相互依存的,谁也离不开谁,只有携手方能共赢。

激烈的辩论几乎停不下来,最后化妆品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杜宏俊对整场探讨做了总结。

杜宏俊:百强连锁和百强代理商是中国化妆品产业市场的压舱石
 


在发言中,杜宏俊同意吕义雄关于百强连锁的困难和挫折是阶段性的,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好起来的观点。

当初幸福来得太突然,我们没有思想准备,今天遇到一些挫折,我觉得我们也不要沮丧。

他说:“我们要承认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化妆品产业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就是得益于中国化妆品专营店的崛起。在成千上万的专营店中产生百强,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只要有化妆品在,只要有化妆品零售商在,就一定有中国百强。尽管现在我们遭遇了一些挫折和困难,中国化妆品百强连锁和百强代理商,依然是在全国和各省市,拥有市场资源最多的;依然是最具创新力的;中国百强的老板们,依然是对这个产业和市场把握相对准确的。”

他还说:“中国化妆品百强连锁店以及百强代理商,是中国化妆品产业市场的压舱石。产业的发展依然会依赖百强。我们希望有N个像吕义雄这样的老板们,继续支持中国百强,与百强共同发展。

化妆品报记者 张明  整理报道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