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的申请,从今年开始,将以后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在政策的推动与引导下,各行各业都相继吹响了打造民族品牌的号角,化妆品行业如何在这一浪潮中勇立潮头,切实推进行业发展,实现国妆崛起?
CBO网讯(通讯员 余思捷)
我们有幸采访到国内化妆品研发领域的三位技术大拿,他们是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慧良、欧诗漫集团技术总监霍刚以及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蒋丽刚,让我们听听他们会怎么说?
国妆崛起之心由来已久,国妆崛起之路却是道阻且长。近些年来,国内化妆品企业在文创和包装设计上实现了不小的迈进,营销活动也做得风生水起,然而在研发创新领域,我们与欧美日韩依然存在差距。这一局面的产生与多年来国内化妆品企业“重销售、轻研发”的现象有着必然联系。
李慧良针对这一现象坦率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良币驱逐劣币。轻研发,无未来。”蒋丽刚则表示,“企业要做真正的好产品,对消费者有益的产品,持久的经典产品。但有时候企业比较浮躁,重广告轻技术,还有消费者盲目的崇尚洋货,这是我一直想改变的现状。”
霍刚则从三个方面着手深入分析了这一局面产生的原因。他首先指出了国内化妆品企业的“先天不足”,具体表现为:行业从80年代初快速发展以来,进入门槛一直较低,造成整体素养不是很高,部分企业领导者对行业缺乏了解,对企业发展和行业竞争看得比较简单,对研发更是缺少足够的认识,因此,关注度都在直接产生数字的销售上。
其次,他也中肯承认了外部激烈竞争环境对企业研发的挤压。“化妆品是一个完全市场竞争的行业,企业的生存风险极大,在销售方面投入的资源能在短期内得到反馈,而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则相对长期、无法快速见效。在企业没有相对脱离生存风险之前,企业会把更多资源投入到更短期见效的手段上。”
最后,霍刚提到了往往被忽视的“心态问题”。研发能力的培养,除了资金投入以外,还需要时间和沉着的心态,持续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之后,才会逐渐形成能力和产出。而许多企业,连品牌培育的想法都不具备,更不用说对研发的长期投入和培育了。
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未来我们如何扭转这一局面呢?
三位专家一致认为,国妆崛起必须技术先行,技术发展必须壮大工程师研发团队,呼吁“尊重技术、尊重人才”。
蒋丽刚不无感慨:“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目睹并感受到了国家的巨变,互联网+的发展,当下是我们追赶世界领先水平最好的机遇”。李慧良则提到,“尊重人才应该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关注和赞美,让在我国日化化妆品行业中多年来默默做出贡献的产品研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从幕后走向前台,拥有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中国化妆品唯美工程师奖”无疑提供了一个完美平台。
作为这一奖项的往届获奖者和今年奖项评审委员会的组长,李慧良高度评价了“中国化妆品唯美工程师奖”这一奖项。他认为,“此奖的设立为推动我国化妆品行业的产品创新、化妆品基础研究和相关原材料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化妆品工业设计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我国化妆品研发领域储备了一大批精兵强将,同时树立了一个积极向上的行业标准。”
2017年度“中国化妆品唯美工程师奖”的自主报名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
如果您符合上述标准,我们欢迎您积极参与。因报名人数众多,报名截止日期将推迟至2017年11月10日,报名咨询请联系QQ:546847187 TEI:027-82808843余思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