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厦去年销售额达53亿,杭州大厦有限公司总经理、购物城总经理童民强表示其中60%是依靠浙江省(杭州外)的消费支撑。
而在此前台湾媒体的报道中已透露去年北京新光天地销售业绩达到48.29亿元人民币,单店销售业绩在大陆仅次于杭州大厦购物中心,位居大陆第2名。
全国零售企业2010年单店销售数据(部分):
相关报道:
新光天地去年业绩 中国第二
由台湾新光三越百货所投资的北京新光天地,2010年业绩表现出色,已成为引领北京奢侈品潮流风向球。以单店销售业绩计算,去年北京新光天地达到48.29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增率突破4成,稳居大陆百货业单店销售业绩「二哥」宝座。
位于北京市大望路地铁站的北京新光天地,为台湾新光三越百货与北京华联集团在2007年4月合资成立的百货商场,双方各占50%股份。新光天地台籍干部表示,2010年新光天地销售业绩达48.29亿元,年增率劲增46.3%,单店销售业绩在大陆仅次于杭州大厦购物中心(年营业额约50多亿元),位居大陆第2名。
成立以来,由于品牌形象策略塑造得宜,新光天地每年业绩成长迅速,2008年达25亿元,2009年达33亿元。新光天地表示,至去年7月底时,销售业绩已经达到25亿元,当时即预估在下半年旺季加持下,全年达40亿元没问题,如今果然达标,2011年业绩将以冲刺60亿元为目标。
拥有PRADA、CHANEL、GUCCI、COACH等知名品牌设柜的新光天地,声名远播到北京邻近地区,来店的消费者中,外地客就占了一半,特别是来自山东、山西、东北地区的客人最多,且下手大方,买的高档产品大多是用来送礼。
台湾百货同业表示,与新光天地相比,北京其它百货公司如燕沙、百盛、翠薇等的单店业绩不过20多亿元,新光天地与台湾团队的竞争力由此可见一斑。
更难得的是,台湾新光百货2007年与大陆合资方华联集团爆发经营纠纷后,新光天地董事会运行几近停摆,不仅无法推出可冲业绩的团购卡(类似台湾的礼券),也无力续行拉拢LV、Cartier、Hermes等知名品牌的重大决策。
尽管北京新光天地表现出色,但随著中国大陆内需市场与人均收入的不断成长,吸引愈来愈多业者进入百货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例如,来自东北地区,外传有大陆某能源大企业撑腰的长春卓展百货,近期买下整栋物业建物,进驻北京西边华西乐茂购物中心。长春卓展百货2010年的销售业绩约30亿元,此番来势汹汹,北京业界人士认为是来挑战新光天地在北京与华北地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