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7-16
  • 阅读量:1811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李文博

“非主流”的口服美容市场,追逐者众多但鲜有成功者。伴随着线上的销量暴涨,这类产品在线下是否有望“回春”?

一个耐人寻味的数据是,今年6.18第一天,天猫国际发布消息称,在该平台上口服类美容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266%,凭借强悍的表现成为领跑美妆类目的现象级品类。伴随着线上销售的火爆,口服美容产品再次被业界所关注。



十多年前,一款名为“太太口服液”的口服美容类保健品火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那个缺乏竞争的时代里,这款口服液可以说是国人对口服美容品的“启蒙导师”。中国人素有“内服养颜”的美容观念,外用的护肤品并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美容需求,口服美容产品便可以实现很好的品类补充。



据业内相关人士表示,相较于欧美、日本等成熟国家,中国的口服美容市场仍处于“萌芽”阶段。据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2013-2015年间,口服美容市场规模增长了31亿元,是前两年的2倍。未来,预计中国口服美容市场将步入高速发展期,2022年将达238亿元。



从90年代初的太太口服液等国产品牌垄断市场,到2000年前后的FANCL、DHC、水芝澳、佳丽宝等国际品牌陆续布局中国;再到如今越来越多国内外品牌逐渐涉足,已然形成外资与本土品牌的分庭抗礼之势。口服美容产品已经在中国市场沉淀许久,如今情况究竟如何?痛点和矛盾是什么?



记者走访调查:百货商超仍是线下主战场,CS渠道爱爆品

因进入中国市场时间较长,该品类产品目前已经基本上在线下多个渠道中渗透。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在武汉市某高端百货中观察到,推出了口服美容品的国际大牌不在少数。以FANCL品牌为例,其美容口服类产品的陈列放在整个动线的最核心处,同时配以大幅的贴柱广告宣传进行宣传,在其专柜出售的SKU有10余种。



而在如BRAVO YH和Ole’这类精品超市中,口服美容保健产品更显丰富。在卖场中,该品类产品被单独设置于保健食品类专区,一般有2-3个货架陈列,陈列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十种口服美容产品,品牌和产品功效都很齐全。



作为国内较早引入该品类的屈臣氏,近两年选择精简该品类的SKU。据武汉屈臣氏某BA介绍,屈臣氏的口服美容产品种类和陈列与高端精品超市原本不分伯仲,但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后,现在门店仅选用1-2个保健食品货架集中售卖一些销售表现较好的“明星单品”,价格区间在90-500元不等。



最后再看CS渠道,数量更稀少,只零星摆放一些网红爆品。记者在武汉某知名CS店中,发现在其端架和中岛区域仅陈列有swisse的几款爆品,以及几款国产品牌的美容口服产品,该区域也未设置明显的货品分区,陈列形式也很单一。

显然,从渠道布局上,百货商超仍是主战场,屈臣氏和CS渠道只是作为补充性品类呈现,市场份额有限。

但这不影响大家对口服美容品的经营热情,湖北某进口品代理商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其所代理的口服美容品今年的销售情况非常不错,她本人非常看好这个品类的发展,符合当前消费升级的大势。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她表示,其代理的国际性品牌已行销于多个渠道,拥有极强的品牌力和消费者口碑,所以投放到CS和百货渠道后,经营起来也比较容轻松。

“国际品牌的口服美容类产品虽然单价高,但销量可观,客群稳定。”兰州某百货化妆品区经理指出,在他经营的百货中,口服美容品的顾客群体十分稳定,不同于多数品牌走年轻化的路线,该品类的产品可以完全覆盖20岁以上的全年龄层次的消费者。

经营者说:品牌百花齐放,但功效和营销模式是痛点

不过,上述百货经理也对该口服类的渠道销售资质提出了质疑,她表示,口服美容品仍属于食品和保健品的经营范围,早期在高端商超、药店等系统连锁店中销售起来更加容易,但对于传统CS渠道的门店和一些电商渠道来说,其店铺是否具有相应的销售资质还有待考究。



据记者了解,当前市面上的美容口服类产品大部分是属于保健食品类的“食字号”而非普通化妆品的“妆字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所以在产品的宣传上,也不能出现“有效率、成功率”等相关的词语。所以,该品类产品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直接管辖,且监管较普通化妆品更为严格。这种监管机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部分希望销售这类产品的门店选品计划。

妍丽化妆品(中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该连锁店运营2个品牌口服美容类产品多年了,妍丽很早就办齐了销售保健食品的资质。“顾客粘性和复购率都较高,对传统护肤类产品的连带性较好,很好地补充了门店的品类组合。”据悉,当前该品类在妍丽整体销售呈现稳定增长的局面。



将视角聚焦在国内市场,近年来,涉足口服美容品的本土企业和品牌不胜枚举:2011年《甄嬛传》大火,伽蓝集团旗下美素请来剧中“温太医”扮演者为其新品花饮口服液造势;2012年丸美也曾推出过三肽胶原紧致系列口服美容液;2016年,纽西之谜也推出过可以“内条外养”搭配护肤产品使用的口服类美容品。



据《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观察获悉,功效和价格仍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两个方面。

当前市面上的口服美容类产品的价格普遍较高,价格区间在200-5000元不等。以近年大火的日本品牌POLA为例,其明星单品美白口服液 WHITE SHOT IX10瓶一盒的价格在438元左右,一般3-4盒为一个疗程;纽西之谜台湾海名微麦卢卡柑橘果蔬酵素果饮孝素3盒的价格也在498元左右。而无论是哪个国内外的品牌产品,消费者想要获得良好的产品效果,必须得按疗程长期购买,其相应的客单价自然会“水涨船高”,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消费设置了门槛。

目前口服美容品按形态划分,则涵盖了饮品、粉剂、片剂、胶囊、代餐等多种。最常见的主打成分有胶原蛋白、维生素及矿物质、膳食纤维、抗氧化剂四类。从功效上看,各品牌也在调节肤质肤色、排毒、瘦身等功能上大做文章,添加物则从蔬菜到梅果,不一而足。

一位化妆品研发人士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无论是植物、动物天然成分的提取还是化学制剂生产出来的口服类美容产品,作用于人体上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这对于消费者的耐心也是一个考验,也同时对品牌企业的研发实力提出了高要求。

不仅如此,在零售终端,不同于彩妆和护肤产品可以直接试用,给予顾客良好的体验,口服美容产品的效果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这导致了口服美容产品在宣传和动销活动的选择上选择有限。在这方面,妍丽负责人表示,在运营该品类时,他们曾尝试过做健康小课堂、商场的路演植入、产品的连带体验、以及联名护肤品进行组合销售等多种促销方式。去年12月,妍丽就曾经推出过澳尔滨和swisse的联名套盒,销售情况较为理想。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