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0-15
  • 阅读量:2929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郭芬

作为德国最大、欧洲第二、世界第三的零售批发超市集团麦德龙,“自带光环”入华后,为何在中国市场没能逃过被收购的命运?

继阿里收购大润发、家乐福中国卖身苏宁后,又一大型线下零售超市被竞卖收购,走上划时代的新零售改革之路。

10月11日,德国最大、欧洲第二、世界第三的零售批发超市集团麦德龙股份公司旗下的麦德龙中国宣布,麦德龙集团和物美科技集团(以下简称“物美集团”)双方已达成最终协议,并将成立合资公司。

根据协议,物美集团将在合资公司成立初期持有70%的股权,麦德龙集团将持有20%股权,剩余10%的股权目前由麦德龙中国合资公司中的小股东持有,他们亦有意通过另一个独立流程出售全部10%股权。交易对麦德龙中国的企业总价值估值为1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8亿元),交易完成后,麦德龙集团预计将获得超过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的净收入。物美集团将在合资公司成立后,终将持有其80%的股权,麦德龙集团将持有20%股权。交易双方预计最迟在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交割。


虽说此前麦德龙要出卖中国区业务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并有众多“绯闻”竞购者,其中不乏万科、永辉、腾讯、大润发、苏宁和阿里巴巴等,但距离家乐福被苏宁收购还不到一个月,又一大型外资在华超市集团被卖身的消息,听起来还是让业界较为震惊。

麦德龙中国为什么要卖?

麦德龙中国官网显示,迄今为止,率先布局中国市场的麦德龙在中国的59个城市开设了97家商场,拥有超过11000名员工和逾800万名客户,2017~2018财年销售额达27亿欧元。



据了解,麦德龙在1996年挺进中国,彼时正是外资零售们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的时代。家乐福在中国的第一家店面是1995年,随后外资零售鱼贯而入;沃尔玛于1996年进入中国,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1997年泰国正大集团下易初莲花进军上海;1999年法国欧尚进入上海。

入华23年来,麦德龙中国之初的确是抓住了布局中国巨大市场的机遇,之后也有过一段高光时刻,利润逐年上升。但据媒体报道,麦德龙中国2008年后开始放缓,2010年后开始走下坡路,此后均再未回到至高宝座。

有评论认为,麦德龙走向今天,和其自身业务有着相当大的关系。比如其大多为TO B为主导的业务形态,与O2O的灵活性本来就有着天然的矛盾。在中国电商高速发展的红利期,电商们纷纷在TO C业务上跑马圈地进行驰骋的时候,麦德龙模式受限未难以分得一杯羹。

显然,麦德龙也意识到其在中国区业务的问题所在,企图通过与强者联手的方式,改变当前举步维艰的局面,重新走上快速发展的车道。他们在签订收购协议时表示:“有志于通过组建合资公司,物美集团及其技术伙伴多点,和麦德龙集团将能发挥各自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及在批发、零售和数字领域的领先专长,加速麦德龙中国的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买家为什么是物美集团?

此前有报道称,与物美集团竞购买的企业遍及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和永辉、苏宁、物美等本土零售商,甚至连万科这样的房地产企业也牵涉其中,可以说是一块众人争抢的“香饽饽”。

最后,麦德龙中国为什么选择卖给了物美集团呢?

物美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文中博士表示:“物美集团和多点是麦德龙集团理想的合作伙伴,我们同时拥有零售DNA和卓越的数字化优势、对本地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具备在中国整合发展跨国品牌、提升客户体验的成功经验。这些将充分挖掘并实现麦德龙中国的潜力。我们完全认同由麦德龙中国独立进行业务运营,维持由麦德龙中国总裁康德先生领导的管理团队。我们将持续投资,续写麦德龙中国作为数百万客户最可靠的食品供应商的成功篇章。”

总体而言,有三点:第一,物美集团有零售DNA和卓越的数字化优势(加之多点的技术支持);第二,与麦德龙秉持相同的价值观,完全认同由麦德龙中国独立进行业务运营,维持由麦德龙中国总裁康德先生领导的管理团队;第三,在并购和整合方面颇有建树,在快速变化、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的优秀整合能力。



据了解,作为我国最大、发展最早的现代流通企业之一,物美集团近年来在新零售方面发展迅速,不断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实体门店数字化为核心,组合运用多种智能化技术设备,构筑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渠道智能零售体系,实现线上线下商品、交易、营销、营运等业务的共融互通,为实体店顾客提供线上下单店铺2小时送货上门、店铺下单自助收银、进口优质商品一站式服务等跨渠道、无缝化的购物体验。2019年9月,集团还入选了2018年零售百强名单。

此外,物美集团业务不仅涉及零售贸易、电子商务、互联网/物联网科技、物流运输等多个业态,还拥有美廉美超市、新华百货、浙江供销、百安居、奥士凯物美、崇菜物美、圣熙八号、京北大世界、浙江供销等多个知名品牌。截止到2018年,员工10万余名。

同时,在中国整合发展跨国品牌、提升客户体验的成功经验方面,物美集团收购了英国百安居、韩国乐天、日本大荣等在华门店,这些企业的重组都比较成功,也带来了很好的效果。

“被收购”是大型传统零售超市的最终归宿吗?

至此,除了刚刚进入内地市场,仅开了1家和2家门店的开市客(Costco)和奥乐齐(Aldi)外,曾经叱咤风云的外资超市已几乎全军覆没。成规模的外商独资超市仅剩下沃尔玛(Walmart)一家。

这边国内的超市也不例外,被收购的“苗头”也开始显现。超市100强中(2018年超市100强数据)前十的中百仓储下半年也拟被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收购6906万股。

从表面上看,“被收购”好像是这些大超市逃不过的命运,但仔细分析背后的原因,又有所相似。

以家乐福中国为例,9月27日,苏宁易购宣布以48亿元完成对家乐福中国80%股份的收购。而在此之前,家乐福中国自1995年进入中国大陆,24年来发展了约3000万会员,开设210家大型综合超市。2012年,电商兴起,家乐福中国的业绩和利润双下滑;2017年和2018年,家乐福净资产和净利润均为负。

苏宁回应收购家乐福中国时表示,苏宁看中家乐福的供应链能力,收购后将完善苏宁在大快消品类O2O的布局,未来也会对家乐福门家进行数字化改造。



而此前,阿里入股大润发,沃尔玛选择与腾讯合作,不少大型商超都找到了互联网靠山,或者是向新零售、数字化转型的途径。

比如,沃尔玛继与京东合作之后,又宣布与腾讯正式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据介绍,双方将重点围绕购物体验提升、精准市场营销、支付服务、会籍增值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探讨基于数字化、智慧化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和顾客体验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发展,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正是因为看到了行业变化的大方向,近年来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都在抢滩线下,而大润发、沃尔玛等传统线下零售商也在积极接入互联网技术,进行业态改造。在业界看来,面对巨大变革和激烈竞争,商业的全面数字化已成为零售企业的必然选择,线上线下的融合与数字化的营销转型也将在未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于传统零售商而言,不管是外资还是本土企业,面对新零售环境,有数字化革新能力的自己改变,比如物美集团;没有的借助外力改变,比如被收购、合资等。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