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广百股份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之际,该集团公司在实际掌控23家门店基础上,制定了“十二五规划”期间实现三倍增长,突破500亿元规模的宏伟目标。而高端百货代表——广州友谊则在稳步拓展新网点的同时,加大力度对现有门店进行场地挖潜、布局调整、优化品类结构和商品组合。以“大纵深作战”著称的深圳茂业国际已经将触角伸到全国八省近20个大中城市,这家年销售额超过70亿元,市值近200亿港元的百货连锁企业,在未来仍将以每年开店面积不少于20万平方米,新开及收购5家以上门店的速度继续扩张。
无论是经营导向变身,还是品类重新布局,或者深挖VIP客户端资源,亦或是冲出成熟商圈包围圈向外扩张,业内人士都普遍认为,广东百货业态已经启动了全面整合资源,抢占潜在商圈的新战略。
创新型扩张战略
物业管理成本不断攀高已成常态,业态模式化“千店一面”,消费者体验缺乏新鲜感,这几大问题已经成为百货业态进一步扩张的重要障碍。创新,被史无前例地设定为广东百货零售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词。
“创新发展是百货业永恒不变的主题。”广州百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这一观点。而对于未来百货业态发展来说,首要的就是盈利模式创新。
包括广百、友谊、茂业等多家大型百货零售集团均发现,长期存在的与区域供应商合作的联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未来变化的市场格局。首先,商业地产高速投放市场造成的物业成本不断攀升,人力资源成本高居不下,最终导致百货业毛利率不断下降;其次,由于联营商品占据百货店90%的比例,优质品牌资源相对不足,区域品牌供应商对连锁发展产生了明显制约,这也造成百货业品牌越来越难以跟上消费者变化的消费习惯。
广百集团、深圳茂业国际、广州友谊集团、佛山兴华商场等大中型百货零售集团均表示将提高自营能力,增加自采、代理品牌,甚至创立自有品牌,实行盈利模式的创新。目前,以欧莱雅公司、雅诗兰黛集团、资生堂为代表的跨国一二线品牌公司大多已经全面实现直供百货店的经营模式。
在盈利模式创新驱使之下,业态模式的创新成为提升盈利的重要方式。百货业态多年来的“千店一面”格局必将逐步被“一站式”购物中心模式所取代,包括超市卖场百货化趋势也将挑战传统百货企业。
近期,茂业国际旗下沈阳金廊店正式开业,这家面积8.2万平方米,集超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和高级公寓于一身的城市综合体既是茂业百货第35家门店,同时也标志着茂业向高端精品百货和综合购物中心模式转型。
广东益华百货有限公司则在中山等城市尝试“5+1”新模式:单店百货公司,或者单店销售卖场即“1”,酒店、餐饮、娱乐、购物、自主经营则为“5”。“这种‘5+1’模式在二三线城市经营过程中可以实现不同零售领域间的促销互补,竞争力远大于百货单店。”广东益华百货有限公司副总裁林光正表示欲推广这一创新模式。
多数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百货业态将保持稳步扩张,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科学处理总部与门店的关系也将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另外,百货业的扩张与商业地产业的联系愈加紧密,百货业和地产业建立联盟,不仅可以避免地产商运作商业零售不专业的弊端,而且房地产的快速、高额利润还可以弥补百货零售业新门店前期的亏损,促进扩张门店的快速发展。
创新型品牌合作
在广东地区中高端百货门店扩张和渠道下沉的过程中,跨国品牌发展战略能否与百货业的速度同步,以及促销和服务模式能否实现创新,这都将直接影响百货业态化妆品部分的综合效益。
据知情者透露,某美国中高端进口护肤品牌2009年中国市场销售同比呈负增长,而2010年财报显示,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没有增长。“这一态势的形成不仅来自同类竞品的直接竞争,同时也来自其对百货业态扩张的谨慎态度。”该知情者表示,在百货零售业态持续向下扩张门店的过程中,该进口品牌却很少在二三线城市开出新的百货专柜。
在引进跨国品牌跟随百货店同步进行网点扩张方面,广百集团率先进行了创新尝试。近期,与宝洁公司签署最高层次战略合作协议,广百在今后的扩张过程中能够直接与宝洁合作,完成每年30%的高速增长目标,并实现“一年1亿,三年2亿”的战略目标。这一协议将涉及到宝洁旗下SK-II、安娜苏、蜜丝佛陀、COVERGIRL等多个中高端品牌。
由于欧莱雅集团、雅诗兰黛集团和资生堂集团对于百货店定位、辐射人群、销售规模、服务水平等方面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兰蔻、碧欧泉、HR、雅诗兰黛、倩碧和资生堂等品牌也并没有搭上百货店进入二三级市场的“高铁”,但是他们均表示会密切关注中国城市化进程,选择成熟二三级市场的高端百货店设立品牌形象专柜。
显然,在城市化进程前期和百货店快速进入二三级市场的过程中,韩国谜尚、THE FACE SHOP、爱丽、LG蝶妆,日本DHC、娥佩兰等二线进口牌成为最大赢家,它们纷纷抢占百货店新网点设立品牌形象专柜,率先与地级市消费者建立沟通和品牌认知度。
即使是现有百货店门店与跨国品牌合作过程中,原有的渠道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百货门店与跨国品牌之间存在着“权力不平衡”问题,即跨国高端品牌享有绝对的话语权,百货店在经营自主性方面明显受制于高端品牌。其次,“结构不对称”也暴露出百货店化妆品品牌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差异化竞争力。
另外,化妆品品牌在促销和服务模式方面也需要创新,广百百货、茂业、友谊均在开展体验式、情感式、文化式促销活动,加大消费者的精神感观体验。同时,越来越多的百货门店将配合娇韵诗、娇兰、兰蔻等一线品牌开辟专业VIP体验中心,提升化妆品区的专业服务水平。
百货业态技术手段方面也将面临创新。目前,POS收款系统占据结算提供的82%的份额,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消费者电子卡券管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在国内却只占了12%和18%,这将成为未来百货零售业态技术管理升级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