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4-21
  • 阅读量:8451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肖雪

“滑石粉阴影”或将持续影响强生业绩。

4月19日,强生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强生Q1营收同比增长5.6%至24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00亿元),好于市场预期的236.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29亿元)。但由于“一项特殊的一次性费用”,该公司净亏损68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51.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4亿元)。
 
 
01
消费者健康业务增长7.4%
 
按业务划分,消费者健康业务销售额38.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5亿元),同比增长7.4%;制药业务销售额134.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23亿元),同比增长4.2%;医疗技术业务销售额74.8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5亿元),同比增长7.3%。 
 
根据数据,全球消费健康业务主要受非处方产品的推动。非处方药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是泰诺和MOTRIN止痛剂、上呼吸道产品、消化保健品中的IMODIUM和国际戒烟产品。而值得一提的是,旗下的美妆个护产品露得清和AVEENO也对业绩的增长做出了可观的贡献。
 
 
除此之外,制药业务因为推出多种治疗骨髓瘤和前列腺癌等多种疑难杂症的生物制剂而有所增长。医疗技术业务则是受电生理学产品、视觉领域的隐形眼镜、普通外科领域的伤口缝合产品以及骨科领域的膝盖产品的推动。
 
 
按地区划分,美国销售额为125.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61亿元),同比增长9.7%;国际销售额为122.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42亿元),同比增长1.8%。 
 
强生首席财务官Joseph Wolk表示,由于消费者健康、制药和医疗技术这三大业务领域的强劲增长,公司上调了业绩预期。其中强生一季度在制药、消费者部门和医疗科技部门均进行了重组,财报显示,重组花费共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亿元),包括终止合作和非合作项目的费用以及资产减值。
 
财报中指出,强生已经完成了制药部门管线优先级的调整。去年9月,强生还宣布将专注于消费者健康部门分拆上市,新公司命名为“Kenvue”。强生现任CEO表示,瘦身后的强生将加倍投入研发,公司约65%的研发资金将用于制药业务,另外35%将用于医疗器械。
 
去年11月,强生以1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43亿元)收购心血管医疗技术供应商Abiomed,成为强生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项目之一。2025年强生计划其医药销售额增长到6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30亿元)。
 
02
“滑石粉风波”持续影响业绩
 
财报公布后,截至发稿,该股盘前涨1.45%。截至周一收盘,该股今年下跌了6%以上,市值约为4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9万亿元)。
 
而股市的下跌,多半与长时间困扰强生的“滑石粉风波”有关。面对长期以来围绕产品致癌问题的数万起诉讼,美国医疗保健、消费品巨头强在4月7日作出回应。
 
据美国强生公司(以下简称“强生”)发布的声明,计划在未来25年内支付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3亿元)赔款,以解决针对其婴儿爽身粉及其他含有滑石粉产品涉嫌致癌的相关索赔。
 
同时,声明指出,强生此次提出的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3亿元)赔偿金额比LTL Management子公司2021年10月首次申请破产时承诺的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8亿元)赔偿金额大幅增加,相关解方案已获得超过6万名索赔者承诺支持。
 
早在2012年,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法院判决强生支付一名维吉尼亚州女性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亿元),这名女性于2012年被诊断出罹患卵巢癌。而针对强生滑石粉的起诉也一直持续到了2020年。
 
在此之前,强生在2021年创立了LTL Management,为的就是将大规模滑石粉诉讼转移到破产程序。同时,强生于2022年8月在官网公开表示,将于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停产含“滑石粉”的婴儿爽身粉,转向全玉米淀粉婴儿爽身粉产品。
 
根据财报数据,强生在2019年至2022年,净利润呈逐年下滑的趋势,而强生也多次在财报中提及业绩下滑与婴儿爽身粉诉讼有关。赔偿是否能为强生挽回大打折扣的企业形象,还需时间来检验。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