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化妆品降价潮来势汹汹,终端为啥却这般平静?

消费税调整的新一轮降价潮来袭,各大牌谋求消费增长的决心见诸报端、频繁刷屏,但到消费终端,这一有利信息是否被很好地传导给消费者呢?在零售的最后一米,BA们又是怎么借

花费13亿美元,欧莱雅集团拟买入三个药妆品牌

继科蒂、雅诗兰黛后,欧莱雅集团也加快了“买买买”的步伐。

把“美容院”搬进专营店?这家企业真打算这么做

针对化妆品店吸客难、留客难等问题,广州婷薇化妆品有限公司(简称:婷薇)旗下微美时光品牌正在向终端输出“移动智能美容院”,希望通过“跨界模式”帮助门店解决问题,在

高端化妆品迎来“井喷式”增长,本土巨头剑已出鞘

多年以前,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就已笃定,“中国原创高端美妆品牌”,是一个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的梦想。选择一条难走的路,除了需要勇气,更考验智慧。

欧美大牌也玩素颜概念 ,迪奥新推的“素颜神器”怎么耍个性?

素颜霜热了一年,韩系品牌引领,国货纷纷跟进。跨年之际,欧美大牌也跟玩这个概念,迪奥推出一款素颜新品并邀请明星们轮番在微博“种草”再掀起一波“素颜”浪潮。

宝洁、欧莱雅进一步拥抱CS渠道,与江苏大店联盟达成战略合作

在CS渠道萌芽早、发展快的江苏省,大店之规模、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如今,江苏省CS店铺阵营更进一步——首个省内店铺联盟宣布形成。

单品牌店不怕冷?蜜思肤2016年平均单店增长超30%,明年还有更高的目标

从2010年成立品牌,到2016年登陆新三板,蜜思肤作为国内单品牌店的先行者一直在默默前行。零售寒冬下,蜜思肤2016年的平均单店增长超过30%,而2017年的目标是平均单店增长5

代理商任务达成率100%,祛斑品牌“芊小白”如何用两年做到年回款1.2亿元?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昨日现场获悉,不到2年的时间,主打“科技祛斑”的芊小白仅靠3款单品,覆盖11000多家门店,年回款达1.2亿元,被渠道商盛赞“投资小回报大”。

彩妆大猜想:口红色号哪个俏,素颜霜热风还会继续吹吗?

一边是中产崛起带来的优质产品的增长机遇,一边是千禧一代引发的数字化革命,消费者价值观的演变将驱动2017的中国化妆品市场呈现怎样的竞争格局?在最近的年度人物专访中,

新增母婴、男士和彩妆,一叶子微商2017提出五大战略

微商还活着,以一叶子为代表的品牌一直在探索其新的出路。2017年,一叶子微商将新增母婴、男士、彩妆,以品牌化、品类化、专业化、本地化、职业化“5化战略”,走出一条微

屈臣氏首家“彩妆体验中心”店铺开业,发力彩妆找对路子了吗?

设置彩妆体验中心,引入Glo & Ray (光芮)等“网红”进口品牌,屈臣氏一直在彩妆的路上努力。这一次,屈臣氏找对路子了吗?

杭州悠可去年前9个月营收4.37亿元,欧舒丹成黑马品牌

2016年1月到9月,线上美妆运营商杭州悠可共录得4.37亿元营收和3831.66万元净利润,其中,除了雅诗兰黛集团品牌销量仍然强劲,“黑马”欧舒丹也贡献了4.16%的份额,跻身公司

上海纳税2016百强榜变化大,谁是日化企业第一纳税大户?

作为日化企业聚集地之一的上海,外资及本土日化巨头们对其税收贡献不小。2016年,哪些日化企业入榜纳税百强,哪些跌出,“第一纳税大户”头衔被谁摘走呢?

【CBO·妆腔】“种草”技术哪家强?这里有一份2016年年度美妆“红黑榜”!

2016年过去了,哪些化妆品在“作妖”?哪些化妆品年轻化真正被消费者认可?请走进本期《CBO妆腔》,听听来自消费一线的视频大调查!

NPD Group最新报告:香薰失势、护肤型彩妆和防晒关注度持续高涨

市场研究机构NPD Group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16年假期销售季节期间化妆品的销售业绩优于香水香薰产品的销售业绩,并且化妆品销售增长的迹象将延续至2017年。细分市场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