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5-21
  • 阅读量:1060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木子

   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657个品牌,在第18届中国美博会上竞放异彩。本届展会分为护肤、彩妆香水、面膜、包材等近10个品类,百花齐放。有关专营店、科技、儿童产品等主题的十几场论坛,百家争“名”。无疑,中国美博会再一次证明其影响力和号召力。

当繁华落幕,反观本届展会整体状况,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美博会已经步入十字路口。作为中国美博会的开场大戏——零售大会,今年可以概括为“两多一少”:“广告”多、“打太极”的人多、干货少。除了郑春影的主题演讲可圈可点之外,五场对话,形式大于内容,时间仓促。如何让零售大会再上一个台阶,是主办方未来面临的一大考验。而号称通过投票产生的“美伊奖”,沿袭了每年基本上都是赞助商主场的惯例,使围观者缺少新鲜感。

此外,对连续几年参加展会的行业人士而言,由于不急于招商或引进品牌,参展热情降低,所以这类人中有些人今年没有赴展。另外,尽管展期只有三天,但零售大会提前召开,导致会期延长,许多重点受邀嘉宾参会时间成本增加一倍,于是为了节约时间,部分人在展会开始后的第二天就离开了上海。加上展会期间不断有品牌方将参展观众邀约到展馆外酒店开会,这些都无形中摊薄了展会期间的专业观众人流量。

与此同时,展商和参展观众的心态和目的都在悄然转变。对于相对知名的品牌而言,在网点密布的现状下依然参展,招商显然已经不是第一需求,品牌展示才是最重要的目的。曾经的阵地,如今已成秀场。而笔者注意到,还有数个知名品牌未参加今年的展会。就在本届展会开幕的前一个月,上海有人在新浪发表实名微博:“法国原料展感悟:化妆品企业,应重视学术的交流,真正从基础技术上的提升去服务于消费者,这才是根本上的东西;少参加国内的美博会之类的活动,搞大场面造势乱砸钱,那样的活动基本与消费者无关,给消费者做不了什么。很多企业参展只是向外头宣告他还活着,根本不知道是为了啥?

而对于观众而言,获取行业资讯,了解行业动态和趋势,以展会友,都已成为此行的重要目的,寻找品牌合作似乎不再是头等大事。这表明参展观众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多元化。

时移世易,如今买方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优质买家更是如此。3位代理商和零售商在展会现场告诉笔者,每天接到不少于20个厂家业务员的产品推荐电话。越来越多的厂家能够将招商工作直接渗透到县级城市,许多代理商和专营店的招商在家门口就能完成。此外,就在去年以前,参展品牌还能在展会实现现场签约,而今年大部分品牌只能“现场登记”,因为愿意当场签约的买家越来越少。这样,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对展会招商和合作不像以前那样迫切,自然而然会降低期待。

以往美博会火爆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信息不对称,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从不对称到对称,再到过剩。进入信息过剩时期,美博会作为招商平台,由此延伸出的问题是,如何保障招商功能不被削弱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将会成为考验。

笔者也注意到,本届美博会主办方也在尝试创新。主办方称与6大卫视合作,结为官方媒体联盟,向全国消费者宣传展会。同时主办方还在上海的公交车和地铁投放广告,希望争取更多的消费者涌入展会现场。但从现场效果来看,进场的非专业观众中,组团“扫赠品”的大妈们成为主力,由此也引发业界人士吐槽:中国大妈真是神奇的存在,影响得了楼市,撼得动金价,还扫得了赠品,凑得了热闹,这或许并非参展商们所乐见。如果展会主办方想让一个专业美博会兼得专业观众和消费者,甚至从专业展会向消费者展会转型,目前来看能否真正达成目标值得商榷。

明年,在西安地区,还将有另外一个主办方举办展会。届时,中国化妆品行业展会格局将从现在的“南北对峙”转变为“三足鼎立”,竞争会更加激烈。“秀场”会否演变为“阵地战”,给行业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