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6-06
  • 阅读量:1857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刘李军

     518 日索芙特和古天乐签订代言合同,同时推出新品——6级防脱育发香波。索芙特董事长梁国坚表示,“未来索芙特将通过现代科技及汉草资源优势的深度嫁接,建立起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索芙特的使命就是成为中国功能性个人护理用品第一品牌,要做‘中国的娇韵诗’,并由此引领中国日化品牌重新崛起。”而前不久发布的2012年年报显示,索芙特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归属上市公司利润148万元,这是连续两年亏损后首次再盈利。

一切似乎好起来了,索芙特真的能重新崛起,强势反弹,还引领中国日化品牌?

但仔细分析索芙特的年报,依然看不见翻身的希望。

索芙特因为连续两年亏损,2012423日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穿衣戴帽”变成*ST股,为了避免退市,2012年必须盈利成了索芙特的首要目标,为此梁国坚不得不“砸锅卖铁”。

作为索芙特的核心业务,2012年美容化妆品营收约3.2亿元,相比2011年增加约2千万元,但是毛利率却下降到18.99%,相比2011年的29.28%,下跌幅度很大。年报中透露,为了增加营收,公司采取了降低出厂价的方式。另外,为了降低成本,索芙特2012年还裁员近200人,并以约1.5亿元的价格卖掉了旗下的松本清连锁,这才换来2012年报上一千多万的盈利。如果不卖资产不裁员,索芙特今天恐怕还是个亏。

事实上索芙特的盈利能力一直在下降。作为美容化妆品业务的主要部分,洗发护发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均在不断下滑。防脱洗发水系列产品的利润率从62.66%下降到了2011年的29.26%2012年年报干脆没有公布洗发水业务的利润率。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也从2005年的50.55%一路下跌。这些都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其实是在不断减弱的。

这次为了保住上市公司的壳资源,索芙特可以卖资产,但显然这并不可持续。如果不能振兴主业,将“壳”也卖掉重组是迟早的事情。

索芙特之所以走到今天,跟他习惯于翻来覆去炒作概念且“死不悔改”,同时忽视渠道建设不无关系。

1996年左右,索芙特的第一个家喻户晓的产品——木瓜白肤香皂诞生,以祛斑美白为主要功能诉求,通过大量的电视广告投放,迅速砸开市场。梁国坚是个资本运作高手,但是在品牌运作上,却走火入魔,找一个新概念,炒作,套取经销商的钱,再换个概念,再炒作,再圈钱,成为索芙特早期的重要运作方式。

除了木瓜白肤香皂,索芙特先后借用美发负离子概念,推出了天街小雨洗发水;索肤特丰韵香皂,概念是丰胸;索肤特瘦脸洗面奶,宣称能瘦脸;还有索芙特减肥皂,宣称能减肥;还有模仿脑白金的水白晶;还有宣称能祛斑和除螨的斑干净、螨干净;当然还有防脱洗发露。

这些产品多是将一个功能或者概念大力宣传,快速上市并取得较好业绩,一年或两年后就因为消费者对其效果不认同,而造成市场下滑,此后就自生自灭,不温不火了。于是寻找下一个概念,制造下一个热点就成了无奈的选择。循环往复,直到无路可走。

痴迷于概念,没有及时重视渠道的建设,也是索芙特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人们看见“防脱洗发水”往往会想起霸王,但是事实上,索芙特做防脱洗发水要早于霸王,2005年索芙特防脱洗发水单品项销售就已经过亿,但是却迅速被霸王超越。

 营销大师飞利浦科特勒认为,在产品和市场竞争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唯有“渠道”和“传播”才能创造真正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国内品牌在创业初期无不是要么找到一个概念,广告强势传播,打开市场,要么就是看准一个渠道,终端拦截赚取第一桶金。

霸王在防脱产品上,早期迅速超越索芙特就是在“传播”和“渠道”两方面形成了整合优势。

首先,霸王在概念上塑造了“中药世家”的背景,以更专业的形象示人,同时启用成龙代言,强势传播,这就无疑比索芙特不断换概念,市场上多个概念的功效性产品并存给人的“杂乱感”有了优势,有利于建立消费者信心。同时霸王的“霸王花”终端拦截队伍确保了渠道优势。在空中和地面同时夹击之下,索芙特在渠道上慢慢失去超市的牌面,大卖场的包场也开始衰落,在传播上尽管随后请了李连杰代言,但先机已去,难以挽回。

而索芙特似乎并没有从与霸王的较量中吸取教训,甚至对过去“成功”的经验深信不疑,只是换着花样炒概念,索芙特将防脱的概念升级到6级恐怕也是无济于事。

梁国坚还是一如既往地喊高调:“我们三年磨一剑,推出这款专业级的防脱产品,通过全球领先的低温高压萃取和多级膜分离技术,有效筛选、获取汉草中的防脱活性有效成分,完全可以实现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统一,这也将为国内防脱市场建立全新的标准。”但是这些话背后到底有多少科技含金量,恐怕经过市场一检验,即可见分晓。

炒作概念在化妆品行业是个总也绕不开的话题,近一两年,这种苗头有了回潮的趋势。随着专营店渠道进入品类细分时代,不少品牌又开始拿出炒概念的老招数,只不过这次披上了“品类”的新外衣。但是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新品类,有多少是真的具有内涵支撑的,而又有多少只是在打着新品类的旗号,想着圈经销商的钱,值得警惕。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