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11-12
  • 阅读量:2659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独家www.cbo.cn
  • 作者|李娜

    【导读】继护肤、彩妆等品类之后,身体护理和美甲品类再度引发关注。本届展会上,共有124家美甲类公司参展,此外各种特色产品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來自17个国家及地区的146个品牌以特色产品的身份集体亮相,其中70%是首次参加。而内地观众对国际品牌的需求也明显增加,据现场参展商估计,今年去参加亚太美容展的内地观众比去年至少增加了一倍。

     2014年11月12日,第19届亚太区美容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拉开序幕,记者从展会主办方了解到:本届展览展馆面积共81500平方米,比去年增加7%。吸引了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2362名参展商参展,参展商总数较去年增加9%,其中24%的参展商是首次参展。

    除了以公司或者品牌为单位参展的企业,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抱团前来参展,其中加州贸易联盟 (California Trade Alliance)就带领了12家公司首次在亚太展上展示了其彩妆、美体、护足、毛刷等个人护理产品。此外,來自澳洲、比利时、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香港、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韩国、波兰、新加坡、西班牙、瑞士、台湾、泰国、土耳其、英国和美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则选择以国家或团体为单位参展。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在展会现场发现,本届展会依旧以国际二三线品牌为主,参展主要目的仍是招商,基于原料包材和产品技术上的突破,这些品牌正积极谋求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而中国国内代理商也开始在亚太展上活跃起来。



    另外,继护肤、彩妆等品类之后,身体护理和美甲品类再度引发关注。本届展会上,共有124家美甲类公司参展,此外各种特色产品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來自17个国家及地区的146个品牌以特色产品的身份集体亮相,其中70%是首次参加。

    而内地观众对国际品牌的需求也明显增加,据现场参展商估计,今年去参加亚太美容展的内地观众比去年至少增加了一倍。

    融合加剧:国际品牌拓展内地市场的欲望强烈  

    CBO记者在意大利、泰国、韩国等展馆发现,国际品牌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需求强劲,为了照顾内地观众,不少中文不畅的品牌甚至直接在展馆上用中文汉字标注“需要代理商”的字样来吸引内地观众问询。
 
    走进泰国馆,“需要代理商”的中文字样赫然印在O-SOD HERBAL LTD.,PART 的展馆上。该公司旗下RASYAN品牌急需寻求国内代理人,但由于语言交流不通,只好选择了这种方式吸引内地代理商的关注。
 
    作为Amaranth 公司在香港地区的总代理,香港KS(ASIA PACIFIC)CO.LTD总经理温杰俊正在帮助韩国厂家拓展其在澳门、台湾尤其是中国大陆市场,而他本人也希望通过此次展会寻找到更多香港本地的分销商。记者抵达展位之时,温俊杰刚刚送走了几名买走样品的内地分销商,温杰俊告诉CBO记者:“Amaranth是韩国釜山最大的化妆品企业,旗下护肤品牌sorabee走中等价位均价200多元,而Bello-Vita则以金色包装走高端价位,均价700多元。”综合来看,温杰俊认为内地观众对sorabee的价位和质量较有兴趣,但对Bello-Vita的土豪金包装兴趣盎然。
 


    而作为意大利男士护理品牌英德仕在中国内地的总代理,上海崇雅商贸邮箱公司副总经理金明松一方面希望帮助厂家寻求公司旗下其他品牌的和其他区域的分销商,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希望通过亚太展这个平台找到更多的内地分销商。“来参观亚太展的内地观众也不少,亚太展不同于上海展和广州展,这里是一个更加国际化的平台。我们一方面协助意大利厂家,另一方面自己也希望找到更多分销商。”金明松告诉CBO记者。



    需求差异:内地观众热衷日韩产品  港澳观众喜欢澳洲品牌

    温杰俊则更直观的告诉记者:“今年内地观众比往年多出至少一倍,可能是基于韩国文化对中国内地市场的影响,内地消费者对韩国的产品更为感兴趣。”与此同时,参加本届亚太展的不少内地观众正在积极询问日本品牌的位置。

    而香港本地观众对中国内地品牌的认知依然停滞不前。QUEEN BEAUTY 美容院的老板娘罗女士在接受CBO记者采访时称:“亚太展上能看出国际流行趋势,我们来逛展会主要是为了找到一些新品牌和好产品,以避免消费者知道了许多品牌和产品,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谈及品牌选择,罗女士称:“只要不是内地的品牌就可以。”鉴于对产品品质和产品安全的不放心,罗女士认为:“尽管内地品牌自称它们是天然的,但是多半是概念和跟风,成分里依然有很多水银等重金属。”相比之下,她认为澳洲、新西兰、法国和瑞士等地的品牌由于政府监管严格,品牌有纯天然的基因保障,因此对这些地区的品牌比较放心。
 


    市场需求差异,却不影响内地化妆品市场与国际接轨和进一步融合,这种需求差异同样给两地代理商制造了许多品牌选择的契机。

    一方面,许多日韩品牌已经开始选择中国内地代工厂灌装,比如日本面膜品牌可乐丽等,另一方面,国际二三线品牌则更加重视港澳台市场,以继续引领天然、绿色的消费潮流。鉴于香港在连接欧美和内地市场的重要地位,意大利企业MIRATO集团旗下身体护理品牌GEOMAR在以22个SKU、200元均价杀入中国市场之后,也不忘在港澳台地区继续物色其分销商。

    产品趋势:身体护理、美甲品类创新产品持续升温

    GEOMAR只是冰山一角,继护肤、彩妆等主流化妆产品之后,身体护理和美甲品类再度引发关注。

    “中国消费者喜欢用香皂和沐浴露,而在国际上,浴盐正受到热捧,它有许多地方超越沐浴露,这一产品也将撬开中国内地新的消费需求。”上海翔智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骏在接受CBO记者采访时表示。而为了鼓励产品创新,本届亚太展特别提供了‘Spot On Beauty’ 特色展区,來自17个国家及地区的146个品牌参与展出,该展区占地3700平方米。其中70%的品牌是首次参展。
 


    此外,美甲及其配件也在持续升温。记者从主办方获悉,本届展会上,共有124家美甲类公司参展,产品涉及甲油护理、美甲配件以及装饰工具等,展出区域聚焦在日本和韩国。此外,国际美甲交流日也为美甲产品助阵,活动上,韩国美甲师Park Na Yeong和Kim Kyoung Ha介绍了最受韩国流行歌手欢迎的美甲图案和甲艺装饰,同时,NPO日本美甲师协会总监Kinoshita Mihori木下美穗里也讲解了日本风带来的流行色调和化妆手法。



    此外,2013年大热的“Like My Nails” Facebook美甲比赛,今年在本届展会上卷土重来。参赛者以花卉风采为主题,把甲艺作品图片上传到Facebook活动主页后。获得最多“点赞”的十名专业人士也将于11月13日抵达展会现场,向美甲界专业人士及来自设计各地的国际买家现场展示其获奖美甲作品。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