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12-03
  • 阅读量:466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 化妆品报 赵竞

      2014年10月30日至31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直属单位——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CCFDIE)主办的2014中国国际化妆品(工业)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记者在论坛现场注意到,作为中国化妆品监管政策及法规制定的最高职能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或正试图做出一种姿态:化妆品监管政策与监管技术必须加速与国际主流接轨,而达成这一目标的主要方式,则要依赖于被称为“无形之手”的市场引导。


      让市场看不见的手放得更开,让政府看得见的手用得更好
      据记者了解,2014中国国际化妆品(工业)论坛吸引了包括欧莱雅、资生堂、爱茉莉太平洋、瓦克化学等在内的近90家企业、超过500名专业观众参与。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管处处长谢志洁告诉记者,中国化妆品监管政策出现的一个重大改变是,来自于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得到了空前强调。他表示,中国化妆品行业监管政策的思路调整将是“由管理走向治理”,让市场看不见的手放得更开,让政府看得见的手用得更好。
      据记者了解,2014年最后两个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将会陆续下发数个文件,涉及《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等。谢志洁表示,这些在年内将要下发的监管文件,连同此前发布的《化妆品已使用原料目录》等,都曾在全行业经过数轮广泛征集意见,体现出市场对于这些监管政策的主体思路,而非政府职能部门“闭门造车”。

      监管技术接轨国际
      对于中国化妆品制造及监管技术的走向,不少外资企业及协会给出积极看法。爱茉莉太平洋(上海)研发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延在昊认为,中国化妆品监管法规与监管技术不断调整,与国际主流市场的融合度渐增,这为中国化妆品市场进一步开放与融合提供了机遇。
      美国个人护理用品协会(PCPC)全球战略执行副总裁Francine Lamoriello认为,中国化妆品监管法规与技术呈现出与全球化妆品法规协调相一致的节奏。
      欧洲化妆品协会(CE)技术和法规事务总监Gerald Renner则根据过去三个月在中国考察化妆品企业的结果认为,欧盟化妆品注册及生产监管体系“与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变化正在逐步趋同”。
      虽然中国化妆品监管技术正在快速与国际接轨,但在更早一些时候,安全性就已经成为中国化妆品技术监管领域的第一诉求。北京广安门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宋坪认为,化妆品的安全使用首先建立在化妆品制造的安全性得以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因此,围绕化妆品安全监测和技术的讨论就成为颇受上游工业企业关注的焦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朱英认为,化妆品消费的安全意识与日俱增,已经成为倒逼中国化妆品监管技术升级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动物试验替代方法的探索,应用替代方法提升化妆品的质量与功效等,都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化妆品技术监管领域的热门话题。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明辉实业、君乐制药等中国本土企业对于化妆品制造的监管技术都颇为重视,中国本土企业与外资巨头共话化妆品监管技术,成为中国化妆品监管技术接轨国际的重要特征。明辉创新护肤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陈亦宁表示,随着中国化妆品产业的不断扩容,行业内对于化妆品生产技术的监管将或被动或主动的呈现出与全球融合的态势。
      上游企业或率先进入政策变化后“第一个春天”
      据记者从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管处获得的消息显示,近期对于中国化妆品制造业来说,一个最重要的新闻是,“自2015年1月1日起,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未经备案皆属违法。”
      事实上,这则新闻对于中小企业的杀伤力最大,对知名品牌的影响力有限。谢志洁介绍,未经监管部门备案的化妆品品牌及产品多来自于中小企业,能够进入广东省销售的外省品牌如无备案,也将不得上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国产非特化妆品的备案进程,有利于化妆品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英敏特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客户经理秦麟认为,包括原料包材在内的上游企业将会率先感受到中国化妆品监管政策的变化,这一政策的变化及市场对于监管技术的不断进步,都将有利于上游企业率先感受到市场主导之下、政策制定后的“第一个春天”。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