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12-24
  • 阅读量:732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杨正华

       导读:本文是阳狮广告有限公司上海/广州分公司首席执行官杨正华在中国化妆品工商首脑会议2014化妆品报年会上做的主题为《消费升级及品牌个性的打造》的实录。杨正华分析了70后到00后不同年代消费群体的特点,得出的结论是,未来的十年将是新一轮的市场质变期,因为新兴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开始下降,品牌商必须更突出自身的特色,在渠道和营销模式上都要进行自我颠覆。总结当前的品牌特点,高端品牌整体呈现出艺术化的倾向,中低端品牌开始变得萌萌哒,更注重从包装到推广的趣味性。

 

       颠覆是一个过程,当它累计到一定状况,到了一个颠覆发生的临界点。一代代的消费者的心态有非常大的差别,在过去十年、十五年成长起来的企业在未来的十年到十五年可能会快速老化,出现质变。挑战是复杂的,我们颠覆了一些东西,将来我们也可能被颠覆。

       下面,我来谈一下我看到的、正在改变着的消费者处在何种状况。



       首先,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发言权。第二,电子商务改变了商业结构。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善了距离感,品牌、厂商很可能跳过终端直接和消费者接触。电子商务带来的另外的改变是当今的90、00后通过网上代购认识的大小品牌远比你想象得多。统计发现,70后的消费者大概知道4—10个品牌,而90后的消费者可以说出十几个或者二十个。所以,新生代消费者认识的全球范围的品牌正在中国的平台上同时发声。第三,90后处在“me”时代,具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第四,如今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更高, 天然有机成为全球风潮。

       如今的消费者付出“屌丝”的费用,要的是白富美的品质。消费者尤其年轻消费者“变心”很快,变心的原因跟品质有关,他们对品质的要求和严苛远超出大家的想象。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90年代消费者心中,著名国际品牌的地位在逐渐下降。过去我们认为国际品牌往往拥有很强的实力,而现实状况并不尽然。尤其是在新世代的消费者中,他们并不认为国内品牌的品质差,甚至觉得产地国内或国外并不重要。

       这些理念改变了品牌营销的方式。第一是成本和品质的挑战。往往我们认为80%的销售来自20%的中层消费者。其实如果品质不能掌控很好,很快也会被互联网的浪潮打垮。新的广告法规对品牌名称、文字等方面有了更严谨的要求。在未来五年到十年,中国必定有更多的化妆品品牌登上国际舞台,做领导品牌才能成为消费者最爱。在品质部分,森林系、LOHAS、萌萌哒等不断更新的关键词也是一个挑战。

       除此之外,很容易勾起大家神经的部分是合作伙伴、商业结构的改变会是怎样?现在开始与合作伙伴到底应该如何合作,或者我们最终会变成敌人?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投资电视广告是不是一个对的做法?广告公司不是仅仅拍广告片的公司,这几年我们面临的挑战最大的是营销。当前电视的价格上升N多倍,三年前花一样的钱现在只能买到三分之一的收视百分点,将来还有更贵的趋势。化妆品界动辄赞助亿元,未来这样的赞助还能不能成立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除此之外,面对消费者的娱乐营销如何解决?

       首先,整合营销会是一个重点。我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针对90后消费者做的调查显示,他们看电视的时间每天低于30分钟。如今的领导型消费者如小资、白领层看电视的时间非常之少。所以整合营销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就去年以前的情况来看,电视广告还是比较有效的,未来是否依然如此还是未知。我们曾做过一个白兰氏馥莓饮的案例。当时该案例的预算非常少,想要争取的是小资的听众。在这个案例中有几个专业词如“花青素”、“抗氧化”等,我们用一个故事整合这些关键词制作了广告。

       从传播载体看,2008年开始,便利视频开始流行,2010年微电影流行,2011年微博流行,2013年进入微信时代,过去单向式的传播逐渐被改变,在微信时代要如何操作?90年代的消费者大概关注10个到20个以上公众号,参加60个以上的贴吧,微信已经开始改变了所有的沟通形式,也将给商业模式带来改变。

       微信时代如何跟消费者连接起来?现在各家厂商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微信上搜索店铺,每家都会有各个注册账号,大家都在抢夺消费者的入口。品牌如何跟经销整合在一起而不产生竞争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据悉,三年之间有个技术会成熟,点进去网站会有智慧型语音系统跟消费者对答,品牌个性化可以做到这种一对一的语音形式。这就是一个新的入口,颠覆我们过去对个性化的思考。

       回到娱乐化营销的话题,大家都很清楚的是不要对消费者进行说教。近年来国内小资群体比较流行的牌子Benefit其实是旧金山的两个姐妹创立的品牌。有趣的是,贝玲妃每个产品在设计的时候其实充满了各种幽默感,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和他们沟通。相对而言,国内的产品侧大多是批量性生产,缺少个性。另一个例子是,科颜氏2009年进入中国,该品牌一九五几年创立于纽约曼哈顿的药店。一开始科颜氏默默无名,后来整个卖掉后进行全新包装后再全球上市。转型后的科颜氏认为,产品本身应该充满故事,于是开始走复古风、漫画风,其趣味性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值得关注的是,体验不仅包括产品体验,还包括购买体验。创建品牌的核心是故事,而国内企业在创造产品故事时候太集中于产品功能与广告。其实,讲故事对品牌建设来说非常重要,而国内企业对讲故事还在学习阶段。一个不错的摸索是,上海家化的美加净广告,已经从产品介绍中体现出“做最真的自己”的价值主张,正在转变。

       总结来说,时下中低端品牌越来越funny,高端品牌越来越艺术化。全球所有的品牌都在走时尚路线,在保养品市场的产品欧洲走利落简单风格,而亚洲却走萌系路线,例如这几年卖得比较好的美丽日记在设计风格上就很不错。实际上,如何使品牌在风格上变得更有趣是大家可以参考的一个方向。

       今天我呈现的可能大多是一些大品牌在做的事情,其实有一些新鲜的品牌已经在这些方面快速成长。我想要提醒大家的是,越来越“生活形态”是不是可以卖货?我觉得可以卖第一次的货,但很难卖第二次,因为口碑会打败你。可是如果第一次就不可爱、不娱乐,那大家连看都不想看。所以,国内化妆品企业面临的竞争是既要可爱有趣又要更多个性化,同时还要把品质做好。如今广告成本越来越高,可以让沟通变得多样,手法、说法、形式,样样都要不同,同时,面对竞争成本的管控、内容的创建都是核心。

       请不要把精力只放在做产品,还包括怎么讲故事,建立品牌的美学。

       未来十五年将会发生质变,如果一个小玩家抓好成本控制,创建良好的内容,有自己的美学观点,品牌更有个性和主张,这个小玩家就很有可能颠覆大玩家。

       文字整理: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 罗雅允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