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内首部化妆品消费安全常识宣传动画在广东省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示范区动员会上正式发布。动画对电商和微商进行了点名,告诫这些类型的化妆品经营企业应当自律,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应警惕虚假宣传。广东食药监局表示,做好广东省化妆品安全常识宣传工作,有利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增强消费者理性消费的意识和能力。
CBO网讯(见习记者 吴思馨)
该宣传动画分为4个章节,依托具体情景,以可视化、形象化的方式,分别从化妆品的分类、效果以及监督途径对化妆品经营者进行了简单的化妆品常识科普,内容十分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据悉,该宣传动画由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设计制作,将在网络、电视媒体等传播渠道广泛宣传,在大型商超、步行街等场所现场播放,并在各市示范区及周边地区派发视频光盘。
化妆品经营企业严格自律,电商、微商被点名
动画中,广东食药监局推出化妆品经营手册章节,详细列出了电商、微商、美容院等需要注意的规范。
其中,化妆品经营企业应提供所售产品的《化妆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复印件,如果是进口化妆品,则提供《进口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批件》或《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凭证》以及《检验检疫证明》复印件,如果是特殊用途化妆品,还可提供《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批件》,如果是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还可提供备案电子凭证。
如发现所销售的化妆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该产品,通知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并向有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
消费者“防御值”需提高
现今我国化妆品市场品类繁多,国家食药监局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月21日,我国已公布的化妆品生产许可获证企业达3880家,已予许可或备案的化妆品产品达275127个。时下美白、祛斑、祛痘等产品可谓大热,广东食药监局提醒消费者,正确科学使用化妆品,的确可以获得一定护肤效果,但不可片面追求美白祛斑祛痘立竿见影的功效,切莫相信化妆品的医疗功效等违规宣传。
近年来, “长期使用美白护肤产品 美女患了皮炎”、“女子知名电商网购美白化妆品汞含量超标 使用后中毒”,此类因“急于求白”买错化妆品而得不偿失的案例屡见不鲜。对此广东食药监局表示,化妆品并非药品,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宣传功效,不可轻信快速美白、清痘无痕等夸大虚假宣传。往往许多违禁物品通过添加非法产品来换取短期显效,长期使用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此外,如果怀疑买到的产品有假,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验化妆品是否注册备案的合法信息。不仅如此,消费者还可以在广东食药监局官方APP“美妆客”中来查询产品的相关信息。如果查询到的产品内容与注册或备案细心不符,或者使用中出现“红、肿、疹”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视情况就医,并可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动画地址:
http://tv.southcn.com/cjyx/content/2015-08/11/content_130452324.htm